案例一
“3個小時到了,快去沖奶粉。”新媽媽小吳對保姆說。小吳對寶寶的喂養實行嚴格的定時定量,每3個小時給孩子喂一次,90毫升的奶粉必須喝完。
遇到寶寶偶爾不想喝的時候,小吳和保姆也要千方百計地哄他喝下去。
調查顯示,43.5%的家庭存在這種強迫喂養現象,且“定量強迫”顯著高於“定時強迫”。兒科醫院主任醫師表示,強迫喂養很容易導致孩子厭食。孩子偶爾食欲不佳是正常現象,如果父母過於糾纏在一定量的食物上,會使孩子食欲更加降低。而孩子的厭食讓父母更加焦慮,就用更加堅決的手段強迫孩子進食,使厭食更加嚴重。
案例二
小寶寶正玩得開心,突然吃飯時間到了,媽媽就開始千方百計的讓寶寶放下手裡的玩具,說勸不得只好強把寶寶抱回家,不管寶寶怎樣掙扎哭鬧,定時吃飯就是定時吃飯。或者干脆端著飯碗,追著孩子跑,而孩子一邊玩耍嬉鬧,一邊偶爾吃上兩口,喂上一頓飯要花兩個多小時。
專家表示,寶寶並不如家長一樣,對時間流逝會有明顯感覺。而且他們的小腸胃也沒有養成定時的習慣,如果在玩耍中途被打斷,會加強他們對吃飯的厭惡感。一邊玩一邊吃飯更是寶寶飲食習慣的大忌,容易沖散寶寶對於食物的認知。
寶寶開始長大了,總要斷奶讓他們開始吃食物的正常生活,但是對於寶寶們來講輔食實際上是一件很新鮮的事,他們並不知道什麼是可以吃的什麼是不能吃的,在這個時候家長們尤其要注意,正是在這段時間是開始養成寶寶健康的飲食習慣,這將會影響到孩子成長與將來的健康水平,所以尤其要得到重視。首先,定時定量一直是受到公認地被推崇的做法,科學基礎是,若飲食定時定量養成定時進餐的習慣,則在進餐前的一段時間內,消化器官的功能逐漸增強。主要表現在胃腸蠕動加快,肝髒、胰腺、唾液腺等消化腺的分泌量增加,從而對所吃進去的食物進行充分地消化和吸收。
不按時吃飯可分提前和滯後兩種類型。如果提前進餐,則消化器官還未作好充分准備,勢必會影響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反之,該吃飯的時候不吃,容易使血糖過低,尤其對兒童來說,在血糖過低、饑腸辘辘的情形下,吃飯往往狼吞虎咽,不知不覺吃進去的東西更多,容易加重消化壓力。
在國內,很多的家庭為了保證定時定量以強迫喂養的方式來處理寶寶拒絕吃東西的行為,但是這種方式可能成為寶寶厭食的重要原因。家長應該更加去貼近寶寶的思維方式,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思考找到他們拒絕吃飯的真正原因,比如有時寶寶是因個性較溫婉,吃東西較慢,有時寶寶哭著不吃可能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或者疲倦想睡,或是寶寶對這個食物有過不愉快的經驗,例如曾經被燙傷、被強迫喂食過等,或者食物都以大人的口味為主,忽略了寶寶口味的喜好,寶寶自然不愛吃。
刻板地遵循定時定量,對寶寶加以強迫都是對寶寶的成長有不利的作用的。以下列舉一些建議與應避免出現的問題,給新媽媽新爸爸們出出主意(在下面的小TIP中)。
應該避免出現以下的態度:
1.無時無刻都在吃零食
家中存放過多的零食如果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吃零食,一到該吃飯的時間,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飯,更嚴重的會造成孩子營養不良。
2.放任孩子邊吃邊玩
孩子邊吃邊玩的結果,便會延長吃飯的時間,等到下一頓吃飯的時刻到了,寶寶卻因此而還不餓,當然就不肯乖乖地坐下來吃飯了。
3.不愉快的吃飯時刻
許多的職業父母在自己趕著去上班或是工作忙碌的時候,便會不自覺地要求寶寶吃快一點,如此便會使孩子對“吃飯”這件事產生不愉快的經驗,因而排斥吃飯。
4.以利誘的方式對待
父母如果以利誘的方式叫孩子吃飯,久而久之,便會讓孩子以“吃飯”這件事當作交換條件,造成孩子錯誤的價值觀。
5.強迫饑餓
長期利用這個方法來達到讓孩子吃飯的目的,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
應該做到的:
1.固定就餐時間,固定就餐位置。每次用餐的時間盡量固定,最好有適合寶寶高矮的固定餐位。可以在寶寶的高腳座椅下面鋪一張塑膠桌布或報紙,使清潔地板容易一些。一定不要讓孩子邊吃邊玩,要讓孩子了解“吃飯”就應該在餐桌上,是一個需要安靜完成的生活環節。孩子吃飯速度慢,因此媽媽在每次給孩子盛飯時應該少盛勤添,這樣就會避免吃涼飯。
2.精心調配食物。寶寶胃容量小,亂吃零食影響其食欲。烹調時需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調動寶寶用餐的積極性。在飲食均衡的條件下,父母可以多種類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單純的米飯、面條。還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形態、色彩可愛的小餐具,讓孩子喜歡使用這些餐具進餐。另外,還可以讓孩子參與做飯菜的過程,甚至可詢問孩子的意見,請孩子協助您一起做飯,孩子不但有參與感,同時也能因此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樣步驟,進而更喜愛吃飯這件事。讓孩子對進食大家一起做的食物有一定的心理期待,增加進餐的快樂。
3.就餐情緒愉快,就餐專心致志。不要在用餐時訓斥孩子,應讓孩子心情愉快的用餐。
4.不挑食不偏食。寶寶對一些剛剛食用的食品不習慣,家長應帶頭吃同樣的食物,給孩子做個榜樣。“言教不如身教”。所以,家長一定不能在飯桌上一會說這個菜鹹了,一會說那個有魚腥味,自己從來不吃等等。
5.另外,平時要增加孩子的活動量,多鍛煉多運動,這樣身體能量消耗了,孩子才會有進食的需求。還要養成孩子定時入睡起床的習慣,生活規律了才會有正常食欲的。
![]() |
小學生經常遇到的6大問題
在學校的時間太長?課業沒意思?下面列舉了小學生經常遇到的6大問題,小學心理專家的建議或許能幫助我們還給孩子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 1、孩子的學習成績首先靠老師 開學了,孩子對老師的第一印象價值千金(直接影響孩 |
![]() |
好媽媽每天必做的十件事
2、贊揚你的孩子某一件事情完成得很好,無論是家裡的事或是托兒所的事都可以。 3、花一些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做開心小游戲。哪怕幾天內加起來的時間只有10分鐘或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