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區數萬名中小學生將正式迎來為期7個周的暑假,學生假期“減負”問題也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昨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學校,探究“減負”是否落到實處。
學生:學校減了家長增
昨日上午,北馬路小學四年級學生肖聰手拿一本並不厚的暑假作業本告訴記者,這是暑假裡唯一的書面作業。記者翻閱發現,裡面的內容與以前的暑假作業不同,書面題目減少,提倡學生動手實踐的題目增多。而在葡萄山小學上學的一年級學生丁曉則“沒有暑假作業本”。
學校書面作業減少、補課一律取消,乍一看讓人覺得學生真是“大減負”,但在煙台五中上學的亮亮還是說出自己的煩惱。“現在學校基本不布置作業,但這個暑假並不輕松。”原來亮亮的父母在暑假到來之前已經給他選好了培訓班,安排亮亮在暑假學英語、跆拳道,甚至還請了家教幫他提前預習下一年的課程。
學校被強制減負,可誰來強制家長給孩子減負?
老師:實踐能力更重要
對於暑假作業減少,實踐活動增多,養正小學劉老師表示贊同。他認為,家長的寵愛以及孩子的自我意識,往往容易造成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差,以自我為中心,難以與人和諧相處等問題。
據了解,本次暑假大部分學校一二年級的學生沒有書面作業,三四年級學生只有一本區教育局統一發放的暑假作業本。記者采訪中,大部分學校都號召學生暑假“多讀書、多動手”,“背詩歌、記日記”等,但無強制性要求。
對於取消學校補課,龍口某中學栾老師告訴記者,其實老師也不願補課,學生累、看著這麼多學生的老師更累。統一取消,防止了學校對升學率的攀比,是真正的“減負”。
家長:怕孩子比別人差
對於取消補課和減負,很多家長表示矛盾,一方面希望孩子在假期走走看看,增長見識,一方面又擔心“別人的孩子上輔導班,自己的孩子不去,開學後會與參加輔導班的孩子有差距”。
還有家長擔心孩子暑假太放松,開學也不愛學習,而且家長平時要上班,讓孩子自己在家過7個周的暑假“還真不放心。”
教育人士認為,目前家長普遍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孩子從出生起就開始承載著家長所有的希望。家長們執拗地認為,只有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才能讓孩子上好大學,以後找好工作。從某種程度上講,家長比孩子更喜歡攀比,仿佛孩子一輸滿盤皆輸。
![]() |
小兒貧血中藥方有哪一些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過程中,周圍往往會發現有很多小孩子是有貧血的症狀的,那麼引起小兒貧血的原因是什麼呢?如何預防小兒貧血?中醫又有什麼偏方秘方呢? 小兒貧血多發於6個月至3歲的孩子是由於缺鐵而導致的,因為造血的主 |
![]() |
寶寶腹瀉千萬別大意
禍及心髒 陽陽生日那天吃了好幾支冰棍兒,晚上就肚子不舒服,並拉了幾次稀便。陽陽媽趕忙從藥箱裡取來黃連素給他服下。 第二天陽陽感覺肚子好了些,可是胃口變差、體溫也有些輕微上升。陽陽媽誤以為黃連素作用太弱,便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