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孩子鬧情緒時,父母千萬別踩這6個教育雷區!

孩子鬧情緒時,父母千萬別踩這6個教育雷區!

  當孩子在鬧情緒的時候,很多父母容易踩中這六大雷區,傷害孩子也傷害自己。讓我們一起避免,做個智慧父母。

  1.以暴制暴:

  “再鬧,就給我試試看!”“不乖就把你趕出門”之類的嚴懲、恐嚇和威脅話語,不但會扼殺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會使孩子采取自我破壞和被動的攻擊行為當成報復。

  2.當孩子情緒的奴隸:

  “不哭,就帶你去吃麥當勞!”“我買玩具給你就是了,別難過了!”用賄賂、哄勸的方式息事寧人,避免孩子體會不好的情緒,反而讓孩子學會了“情緒勒索”。

  3.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簽:

  你這個壞孩子,為什麼這麼粗暴?”“真是愛哭鬼!惹人厭!”你貼在孩子身上的“負面標簽”,會輕而易舉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4.流於說教:

  “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說過了……”當孩子傷心、難過、生氣的時候,情緒已經主導了全部意識,根本不是灌輸規則與訓誡說教的好時機。

  5.回力球效應:

  “你再鬧啊!干脆把我氣死好了!”在孩子鬧脾氣時,無法保持冷靜,反而回以憤怒,形成“你來我往”的惡性循環,最後“發脾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想法也將深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孩子鬧情緒時,父母千萬別踩這6個教育雷區!

  6.歸咎他人:

  ”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為了安撫孩子情緒而歸咎外界環境的做法,會讓孩子無法對自己負責,失去從錯誤中反省學習的機會,容易養成遇到挫折“只會怪別人”的惡習。

  可是,如果避免了這六大教育雷區,爸爸媽媽又該如何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呢?在此,小慧提供了三個步驟給爸爸媽媽

  步驟1: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情緒反應,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傾聽的技巧,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知道你願意理解他的感受,就會慢慢將心情沉澱下來。同理孩子的情緒,並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緒表現當成工具,對父母予取予求。要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覺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不當的行為必須被規范。

  步驟2:協助孩子覺察、表達情緒,並厘清原因

  接下來,父母要運用言語反映孩子的真實感受,協助孩子覺察、認清自己的情緒,例如:”看你哭得這麼傷心,一定很難過,對不對?”響應孩子的感受,可以讓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覺。

  之後用開放性的提問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發生什麼事了?”協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厘清情緒背後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對症下藥。

  步驟3:引導孩子調整認知,思考解決方案

  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他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擾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學不小心弄壞了,你覺得很生氣。但是你打人沒辦法讓玩具恢復原狀。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孩子的情緒問題往往是情商問題。有教育專家曾說過,“EQ教育不是特效藥,而是漢方藥”。孩子的改變需要時間,幫助培養情緒力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一旦開始,就會漸入佳境。只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技巧和練習,就能調好孩子的情緒體質,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爸爸媽媽們不妨把這三個步驟告訴身邊的父母,不要再踩雷區,傷害孩子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胖嘟嘟——是可愛?還是危害?

下面就為朋友們介紹一下小兒肥胖症的危害?  目前全世界約有7000萬人患肥胖(體重超過相應年齡及身高正常體重的20%),肥胖人數每5年就增加1倍。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生活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兒童已悄然加入了肥

父親不良情緒會影響新生兒

    荷蘭鹿特丹伊拉斯漠斯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在7月刊的美國《兒科學》雜志上報告說,以往的研究發現,母親心情抑郁容易導致新生兒過分哭鬧,但事實上,父親對新生兒甚至對胎兒的影響並不亞於母親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