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如何讓寶寶懂得“是非對錯”?

如何讓寶寶懂得“是非對錯”?

  小嬰兒有是非觀嗎?他們懂得對與錯嗎?兒童的是非觀是如何建立起來的?這些都是在幫助兒童建立是非觀這件事上大家所關注的焦點。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話題吧!

如何讓寶寶懂得“是非對錯”?

  沒有“是非對錯”的小嬰兒

  小嬰兒有是非對錯的概念嗎?這個問題一拋出,恐怕所有人的人會說,那麼小的小肉肉,連話都不會說,怎麼會有是非觀呢?是啊!這麼小的一個小肉肉,自然不必急著讓他懂得這世間的種是非對錯。更何況,這“是非”與“對錯”都是成人世界的標准,且隨著環境的變化都還經常會有所變化。

  對於小嬰兒來說,他們不能用語言表達對與錯,但他們卻可以用身體和心靈去感受善與惡,感受自己是否是受歡迎的那一個。對於小嬰兒來說,重要的是對他們身體的呵護,讓他們的身體在盡可能的情況下享受到最舒服的待遇。這對於小嬰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讓會讓他們確信自己是否是被接納的,是否是受歡迎的。一個倍受呵護的小嬰兒,他們始終相信他們是可愛的。

  而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們確信他們是可愛的、是受歡迎的,那麼他們在面對生活中的種挫折時,他們的抗挫折能力會大提高。他們不怕對家長說真話,因為即使犯了錯,只要自己肯承認錯誤,那麼他們相信他們不會受到過多的懲罰,而且還會受家長更好的教導。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們確信他們是可愛的,那麼他們願意和生活中的人打交道。因為在和他們在一起時,他們會感受到更多的愉悅,他們相信他們是受歡迎的。他們會在生活中結交到朋友,感受到生活的樂趣。

  如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歡迎的那一個呢?和小嬰兒說話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那麼小的小嬰兒如何和他說話呢?從一出生開始,在他清醒的時候,在給他哺乳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和小嬰兒對話。用你溫暖的手臂溫柔的抱著他,用你溫柔的眼神注視著他,用你輕柔的語調和他輕聲對話。從模仿他的聲音開始,從你想象他的內心活動開始,從你對他的各種猜測開始。比如,輕聲“啊哦啊咿”;比如,“寶貝,你是不是餓了呀?是不是想讓媽媽抱啊?……”等等。我相信許多媽媽都有過類似的經驗,我們在和孩子對話時,就好像在編種種故事,當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地點和時間一致時,這就是一個好故事。小嬰兒也就在這樣的對話中,這樣的故事中不斷的感知自己的存在,感知到自己的被愛,感知到自己對父母的吸引力。

  幼兒的“是非對錯”觀來自於哪裡?

  幼兒的“是非對錯”觀大都來自於其重要照顧者的價值觀和教養方式。越小的孩子對權威的服從性越大,他們對父母的價值觀認同也越高,他們都希望成為父母心目中的“好小孩”。並且他們願意付出巨大的努力以獲得“好小孩”這個稱號,而這個“好小孩”常常和父母的欲望聯系在一起。

  幼兒的是非對錯,常常和懲罰與獎賞聯系在一起的。當家長對孩子大吼一聲時,幼兒常常會認為自己錯了。因為他們的道德發展水平就是以後果為評判標准的,只要把事情搞砸,被爸爸媽媽批評,這些都是錯了。特別是在父母有很大的情緒狀態伴隨時,他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那暴風雨的情緒,而不是語言中的道理。

  只要獲得了獎賞,無論做事的動機是什麼,結果是什麼,那麼在他們的心目中,我這樣做就是對的,以後我要接著這麼干。比如,3歲的小寶把家裡弄得很亂,爺爺奶奶不僅沒有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反而對來家裡的客人說,“這就是我家的皮小子,平常就這麼鬧,會玩兒!”那麼,對於小寶來說收拾與整理就更加沒有必要了。

  “言行不一致”是幼兒的一個特點,當家長給孩子講道理時,孩子聽得很清楚,也答應得好好的。可是一到實際中就變了,很多孩子都做不到他們答應的標准。這並不是孩子故意在騙大人,而是對於幼兒來說,他們無法估計和預測做事情時要花費的精力,並且無法衡量這些付出對於他們意味著什麼。因此,他們似乎總在做一些和自己想象不一樣的事情,超出自己意志力的一些事情。低齡孩子的家長,不必為孩子的“言行不一致”過於擔憂,而是要從孩子的能力與意志力方面,多幫助孩子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種困難與挫折。

如何讓寶寶懂得“是非對錯”?

  如何幫助兒童建立“是非對錯”觀?

  對於家長來說,始終是那句話“身教重於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兒童並不總是在我們的語言中學會如何做人,他們更多的是觀察父母是怎麼樣生活的,並學習成為和父母一樣的人。

  一個兒童,想要成為超越父母的人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他們沒有看到父母如何越自己,在他的面前沒有擺出比昨天的父母更出色的父母,他們選擇相信現在的父母就是最好的人。這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孩子就是家庭的一面鏡子”的原因所在。

  當孩子的年齡不斷增長時,對孩子的教導是非常必要的。從告訴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常識性禮儀開始,比如“吃飯時不要把餐桌弄得太髒”,“在公眾場所不要大聲喧嘩”,“尊老愛幼”……等等。而且這些,我們也不能要求孩子一次就全部教學會,家長要學會包容與忍耐,包容孩子不斷犯錯,忍耐自己內心中那麼多的想法和不平靜。

  當再次回到“如何讓兒童懂得是非對錯”這個話題上來時,我們其實一直在談教孩子如何做人這件事。而生活中一直都在教我們如何做人,這也是每個人一生的任務。我們不能期待孩子用他一個小小的童年就懂得這其中所有的奧妙,我們可以做的是陪伴在他們的身邊,和他們一起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每一次的失敗與榮耀。也許這樣,我們才可以成為真正能夠陪伴孩子的父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預防多動症,健腦食物就可以?!

兒童多動症的原因  1、腦神經遞質數量不足。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腦內神經遞質濃度降低,削弱了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活動,使孩子動作增多。因此,多動症兒童首先必須考慮藥物治療。非母乳喂養的兒童,父母尤其應該注意這

中醫幾種腹瀉種類的診治

傷食瀉如何辨證與治療?  傷食瀉臨床表現:腹脹腹痛,瀉前哭鬧,瀉後痛減,大便酸臭,或如敗卵,呈黃綠色稀薄液狀,夾有食物殘渣或奶瓣,可有少許粘液,嗳氣酸馊,惡心嘔吐,不思飲食,睡臥不安,舌苔薄黃或垢膩。治以消食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