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在生活實踐中尋找孤獨症孩子的社會性

在生活實踐中尋找孤獨症孩子的社會性

  鄭州市張桂娥教授在面對著一問題時曾提及道:“社會性就在孩子的生活實踐中,生活實踐就是孤獨症孩子社會性教育的秘訣”。俗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確,對於任何一個普通的孩子來說,在生活中的實踐越多,收獲得生活經驗就多,處理事物的時候就會越發的得心應手。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社會性需要在扎根於生活實踐中才能生長。那麼,對於有社會性發展障礙的孤獨症孩子來說,要填補他們在社會性發展上的巨大缺陷,是否需要給他們更多生活實踐的機會呢?

在生活實踐中尋找孤獨症孩子的社會性

  生活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因為生活中到處都是社會性教育的機會,而這些機會可以鍛煉孩子的社會功能。比如,家裡的地髒了,需要孩子掃一掃,在“媽媽教我學掃地”中,有我和媽媽的合作關系;飯後,在“我為大家洗洗碗”中,有我和家人的關系;在洗碗的動作過程中,孩子理解了家人之間的親密關系;自己的衣服髒了,需要孩子動手洗一洗,在“我為自己洗衣服”中,孩子擁有了用自己的能力為自己做事的體驗,這是孩子自己和自己的關系;做飯的時候沒有醬油了,需要孩子去鄰居家裡借一點,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理解了我和“鄰居”的關系;坐上車,讓孩子自己去購買汽車票;回到家,讓孩子自己使用鑰匙打開家裡的房門;媽媽進了超市,讓孩子替媽媽看一會兒自行車;爸爸出門忘記了帶手機,讓孩子給爸爸送去等等……生活,原本是一個孩子社會性生長的優質土壤,生活中有大量的事情可做。做事,就是解決問題,每一次解決問題,都是在讓孩子理解人與人的關系,當然,都是在促進他們向社會人的轉化。

在生活實踐中尋找孤獨症孩子的社會性

  然而,大多數家庭的悲劇在於:一方面焦慮於孩子的社會性缺陷,另外一方面,卻又不給孩子含有豐富“社會性營養”的生活土壤,不捨得讓孩子去做事情,不捨得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機會,反而像拔苗一樣,將社會功能低下的孤獨症孩子從生活的土壤中拔出來,然後,又花高昂的借錢,買來人工配置好的“營養液”,往葉子上噴灑“營養”——就社會性教育而言,剝奪孩子的生活實踐,不讓孩子做事情,這無疑是做了捨本逐末,捨近求遠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富裕,帶來了越來越優越的生活,但,也許這恰好也給孤獨症孩子的社會性康復帶來了致命傷。一方面使孩子處於動機飽和與過度保護中養尊處優,另一方面,又幻想著孩子社會性的康復,這如同自己揪住自己的頭發讓自己離開地面一樣,自相矛盾。讓孩子在生活中動手做事,反而讓孤獨症孩子的社會性教育走上了捷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急症病兒應怎樣搬運

急症病兒應怎樣搬運?  搬運護送工作做得正確及時,可使傷病員不致加重病情並能及時得到全面的檢查和治療。否則,不但會延誤病人的及時檢查治療,甚至會造成死亡。  (1)徒手搬運:病情較輕,轉運路程較近,可采用徒手搬

孩子如何與嫉妒心理說再見?

一、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指自己以外的人獲得了比自己更為優越的地位、榮譽,或是自己寶貴的物,鐘情的人被別人掠取或將被掠取時而產生的情感。由於這種情感深藏於心中,經過內心的加熱,發酵或膨脹,最後會以歪曲的形態爆發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