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育兒的重要性

父親要在家裡、家外創造一個包括物質、精神兩方面的環境,給母親一個安心育兒的心情。家庭中男女分工協作,如果女性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過多地考慮經濟的原因、外在的原因就會失去自己正常的心理。
孩子越小母親的作用越大,孩子慢慢長大到五六歲的時候,父親的作用就顯現出越來越重要。母親更多地代表自然、生理、心理。父親代表的是外在的秩序的世界,他懂得社會上的競爭規則與價值標准。對社會的分工、變化,父親的感受要深一點,孩子通過父親的肩頭走向社會。母親不同,母親的本性並不完全適合社會再生產,而更適合人類自身的再生產。孩子多是通過父親這扇窗子來了解這個他將要進入的人類社會,因此,父親是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的一座橋梁。
接下來,就來看看要如何做一個好父親吧。
如何做一個好父親
多給妻子一些關愛和支持。在家庭關系中,夫妻關系第一,親子關系第二。夫妻關系是家庭的根基,親子關系是家庭的枝葉。沒有好的夫妻關系,不可能有完善的親子關系。
給孩子做好榜樣。孩子是看著父親的背影長大的。從父親的身上,孩子觀察什麼是男人,什麼是丈夫,什麼是父親,同時會思考什麼是獨立和勇敢。可以說,父親是孩子的獨立宣言,父親是孩子勇敢的教科書,父親是孩子走向世界的引路人。
陪孩子運動。哈佛的研究發現,嬰兒從5個月起,就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不一樣。當爸爸抱他的時候,他已經開始驚奇於爸爸的偉力,因為爸爸把他舉得高,讓他四肢伸展。所以,父親是孩子最好的教練。

帶孩子體驗職業生活。研究者建議過家庭教育的責任分工,嬰幼兒階段以母親為主,小學階段父母的責任各半,中學階段以父親為主。因為孩子上中學以後,母親的影響力開始下降,父親的影響力開始上升。中學時代是職業生涯教育的關鍵期,父親的優勢可能大於母親,自然應該多為孩子創造積極拓展性的體驗機會,激發孩子的職業夢想,選擇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即使走遍天涯海角,都把孩子記在心裡。工作忙碌的父親往往加班多出差多,這固然會減少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但是,如果你心裡有孩子,就可能把父愛帶到天涯海角,甚至讓父子之愛飛翔起來。比如,不管走到哪裡,都與孩子保持聯絡,吸引孩子對你所到之地產生興趣。
爸爸們,多親近孩子,和他們建立親子關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