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孩子難纏的三個成因

孩子難纏的三個成因

    5歲的小莉在家裡剛吃完一個冰糕,就跟爸爸、媽媽一起出門散步,走到門口那間賣冷飲的小商店,小莉又嚷著要吃,爸爸、媽媽都不同意,但是一番爭執之後,媽媽不太情願地給買了一小盒的冰糕。但是拿過來以後小莉嫌小,要讓媽媽去換,買個大的。爸爸、媽媽都不同意,小莉就一口也不吃,一步也不走,看著冰糕一點一點地融化。父母很生氣,不理睬她,自己起身走了,小莉於是開始躺在地上大哭,哭得死去活來。結果引來許多鄰居圍觀,父母很不好意思,不得不又給小莉買一盒大冰糕,這次沖突才暫告結束。

  孩子難纏的三個成因     後來,這孩子越來越任性、越來越難纏,父母沒有辦法,只好帶她去找心理醫生。那麼小莉問題的關鍵是什麼呢?她為什麼發展到這一步了呢?這其實是家庭教育的失誤。下面我們結合小莉家庭的具體事例,分析這一個常見的家庭教育問題三方面錯誤。     錯誤一:獎懲不明晰     我們說,當孩子降臨到這個陌生世界時,他們一無所知,他們要不斷地嘗試,然後根據家長對他們的行為的反應和反饋,逐漸學會怎樣使自己言行舉止被接受。孩子們不斷地探索,並密切關注著家長或其他周圍成人的反應,在這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有的行為取得了好的結果,受到了人們或社會的獎勵,那麼這種行為就得到了加強,得以保持下去;如果某些行為效果不好,受到了人們和社會的懲罰,那麼這種行為就會減弱,下次也就不再犯類似的錯誤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吃一塹,長一智”。在這個過程中,兒童們逐漸知道,哪些是別人可以接受的,可以做的,哪些是別人不可以接受的,不可以做的,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判斷,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觀、價值觀。     所以,孩子的成長依賴家長提供明確的反饋,他們希望家長決定,說話合理、算數。他們也會有意或無意地犯規,但是如果父母並不妥協,那麼他們就會有一種安全感。因為從家長堅定的態度中他們知道了界限在哪裡。     但是小莉的父母並不是這樣,他們“說話不算數”,態度不堅定。本來小莉剛在家裡吃過冰糕,所以就不同意給小莉再買。但是爭執一番之後,父母妥協了,給買了小盒的;另外,父母本來堅決不同意再買大盒的,但是由於小莉的哭鬧和他人的圍觀,家長又妥協了,給買了大盒的。孩子嘗到了甜頭,以後就一直采取此類方法以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錯誤二:包辦孩子的事     孩子要吃冰糕,是孩子自己的事,賣冰糕的小商店在旁邊,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買,讓孩子也動動腿,為自己的要求付出點勞動;另外,孩子在家裡已經吃過了冰糕,出來又要吃,這是額外的要求,因此需要孩子做些貢獻來補償她的額外要求,讓他們給家長或家庭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務,或者如果她有零花錢的話,可以把買冰糕的錢從她的零花錢裡扣掉。但是小莉的父母不提任何要求,就滿足了小莉的這個額外要求,自己跑去,自作主張給孩子買了一小盒的冰糕。     所以,我們說有些父母把孩子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包辦了,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錯誤三:在別人面前放棄原則   孩子難纏的三個成因     孩子哭鬧、別人圍觀,家長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而向孩子妥協,這種妥協是為了自己暫時的利益,而不是為了孩子,也不是為了長遠。正確的態度是堅決地將孩子帶離這個是非之地,把孩子抱回家,或者帶到其他地方,理智、冷靜地進行懲罰或教育。小莉的父母正是因為別人的圍觀,自己不好意思了,於是又妥協了,從最初不同意買,到買小的,最後又買了大的,這種教育徹底地失敗了。     小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做出了這麼多不明智的舉措,那麼小莉最後發展成為一個難纏、難管的孩子就在情理之中了。要想改變這種的局面,就是把上述三方面錯誤改過來,提出合理的規則和要求,並堅決地執行;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培養孩子為自己負責;不要因為別人的出現而不敢堅持對孩子采取正確的教育決定和措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腹瀉恢復慢 竟是這兩原因

寶寶腹瀉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兒科疾病,寶寶腹瀉的原因有很多種,但是腹瀉後恢復的也較慢,那麼寶寶腹瀉恢復慢是什麼原因呢?  寶寶腹瀉恢復緩慢的原因  1、消化道功能弱卻負擔重  寶寶的身體處在不斷發育和完善之中,胃腸

小孩子腹瀉需慎防心肌炎

腹瀉是小兒常見的疾病,不少腹瀉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中有些病毒可侵犯心髒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小兒心肌炎大致有三種表現:  早搏是病毒性心肌炎的表現形式之一。多數孩子無不適感,作心電圖檢查後才被證實。  若孩子情況良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