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住在我樓下的一位老師問我要不要做兼職,工作就是幫忙照看他家的寶寶。當時我在寶寶發育研究所每天與殘疾兒童接觸,正需要從強烈的壓抑感中解脫出來,於是便答應幫忙照看這位小鄰居。

寶寶快4個月了,可一旦哭起來就歇斯底裡的。我一般早上7點去寶寶家,大約半小時以後寶寶就會醒來。剛從睡夢中醒來的小寶寶就像天使一樣可愛,可很快我就發現,他不太願意喝奶,喝一次奶就需要40多分鐘。而且喝完後,他就立刻開始哭鬧。
一開始我以為寶寶是因為喝奶後肚子脹氣、不舒服才哭鬧,因為根據我之前學到的知識,通常寶寶在肚子餓、要排便或身體不舒服時,會用哭鬧的方式表達。我試著抱起寶寶來回走動,讓他看壁畫、照鏡子,把他放進嬰兒車裡搖晃,可無論我做什麼,他還是哭鬧不休。他就這樣緊緊地盯著我,哭了1個小時,哭得小臉通紅,上氣不接下氣,最後實在哭累了才睡著。
而這份寧靜也沒持續多久。睡著之前沒有填飽肚子的寶寶,只睡了1個小時就醒來找奶喝。喝過奶之後,他又哭鬧了1個小時。我本來想看看雜志,放松一下,寶寶卻一直莫名其妙地哭鬧,讓我疲憊不堪。
為了弄清楚寶寶哭鬧不休的原因,我把他放進嬰兒車,再將嬰兒車拉到沙發旁,然後坐下來一邊看雜志,一邊用腳前後搖晃嬰兒車。寶寶開始拼命地哭鬧,我不予理會,假裝看雜志並時不時地瞟他一眼。不久,我感覺腿有些酸疼,但還是繼續搖晃嬰兒車。寶寶哭鬧的聲音越來越大,就這樣聲嘶力竭地哭了30分鐘左右,然後突然安靜下來。我放下雜志看了他一眼,小家伙沒有看我。我湊過去叫他的名字,小家伙卻把臉轉過去躲著我。我又試了一次,他還是轉過臉不肯看我。
寶寶生氣了!才4個月的寶寶居然會發脾氣!真是件新鮮事。

早在19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就已經知道新生兒可以模仿大人高興、吃驚和悲傷的樣子,但目前並沒有研究表明4個月的寶寶會發脾氣。
從此,就算寶寶哭鬧我也不會馬上哄他、抱他,因為我知道他哭鬧並不是因為肚子不舒服,而是想要引起我的注意。如果在寶寶哭鬧的時候一直遷就他、哄著他,他就會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注而變本加厲。
在以色列,媽媽和寶寶通常不睡在同一個房間,所以對媽媽來說,安撫夜裡哭鬧的寶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建議,當寶寶夜裡醒來時,媽媽不要立刻作出反應,而是等待一會兒。如果寶寶每次醒來媽媽都抱著他或喂東西給他吃,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剛開始,媽媽可以等5分鐘再去安撫寶寶,然後每天延長5分鐘直到等待1個小時。但這樣做並不容易,因為一聽到寶寶的哭聲,媽媽就再也坐不住了。對媽媽來說,5分鐘就像1個小時那樣漫長。所以想要成功,媽媽就要看著表,逐漸調整去寶寶房間的時間。
總而言之,4個月的寶寶哭鬧可能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除此之外,寶寶哭鬧也可能是因為在家裡待久了,比較煩悶。因此,我們需要仔細揣摩寶寶的心思,不應該單純地認為寶寶哭鬧只是因為肚子餓了、尿布濕了或者身體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