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的身上常常出一些令家長非常困擾的皮疹,常需求助於兒科醫生進行診斷,這些皮疹有的與感染有關,有的與感染無關,下面介紹一些引起非感染性皮疹的原因:
一. 藥疹
是由於病兒對某種藥物過敏或過量中毒所引起的皮疹,一般先有用藥史,用某種藥後不久或用藥後幾天身上出現皮疹,其形態多種多樣,常見斑丘疹或猩紅熱樣皮疹,皮疹可融合成大片,形成全身表皮發紅發癢,可伴表皮剝脫、大小疱疹,亦可見荨麻疹。
藥疹的分布往往是四肢多於軀干,一般比較癢,孩子出皮疹後常用手去抓,而且煩躁,愛哭。可引起藥疹的藥物有磺胺藥、青霉素、鏈霉素、安乃近、阿斯匹林、巴比妥類等。因此一旦孩子服某種以前未用過的藥出皮疹後家長要首先把藥停掉,並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以便明確診斷。
二.嬰兒濕疹:
在嬰兒很常見,多見於體型較胖的嬰兒,常因用牛奶喂養而引起,其皮疹形態多種多樣,可出現斑疹、斑丘疹,常伴有滲出和脫屑。皮疹可局限於面頰部、頸、腋下、腹股溝部,或泛發全身,病程遷延,乃反復加重。濕疹嚴重時由於癢感患兒常煩躁不安,易哭鬧。6個月後由於增加輔食,皮疹會逐漸減輕。
三.荨麻疹:
俗稱風疹塊,可見於藥物、食物、吸入物等所致的變態反應,多急速出現皮疹。皮疹大小不等,或融合成片,明顯突出於皮膚,有輕度充血或充血不明顯,有時皮疹反較蒼白,可遍及全身,同時可伴有血管神經性水腫,如口唇、耳廓、眼睑的顯著水腫,以致患兒不能睜眼、開口,口唇和耳廓變厚,並自覺麻木。
![]() |
清除肺熱可以有效預防小兒感冒?
中醫認為,小兒感冒主要是在內邪與外邪相互作用下發生的。內邪是肺熱(肺火,熱極則為火),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上火”;外邪就是外感風寒之邪,就是通常所說的“受涼”。 |
![]() |
小兒慢性腹瀉依臭臭分型治
1歲的明明已經腹瀉3個多月了,原本白胖水靈,現在卻變得面黃肌瘦,整天哭鬧不安。明明媽對接診的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馬淑霞說:“孩子剛開始拉肚子時,到醫院做大便化驗,結果提示有少量白細胞,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