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不要小看兒童的智商

不要小看兒童的智商

  兒童沒有恆常性概念?

  發展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的是關於小孩子如何長大。皮亞傑(JeanPiaget)是這門學科的先驅,做了許多開創性的研究。其中有一個,是說兒童什麼時候開始認識到數量守恆的。舉個簡單的例子:6個瓶子和6個罐子整整齊齊地排成兩排,一一對應。研究人員問小孩:“瓶子和罐子哪個多呀?”小孩說:“一樣多”。然後,研究人員把罐子之間的距離拉大。作為成年人,你知道這個動作並沒有改變罐子的數量。而當研究人員再次問了同樣的問題“瓶子和罐子哪個多”的時候,大多數孩子卻都回答:“罐子多。”

  於是皮亞傑說,幼兒在四五歲的時候還不知道移動物體的位置不能改變物體的數量。這個20世紀50年代的實驗成為了發展心理學的經典。

  數量守恆被認為是算術的基礎。這也就是為什麼皮亞傑的結論影響了我們的整個教育體制:在六七歲之前,很少有小孩開始系統學習算術。

  皮亞傑錯了!

  然而我們小時候真的那麼“傻”,不知道罐子的數量不隨擺放位置而改變嗎?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證據對皮亞傑的發現構成了質疑:研究者通過一些巧妙的實驗發現,低等動物如老鼠和鴿子都有數量的概念,而黑猩猩更是可以在兩個數量間輕松地判斷大小。為什麼作為高等動物的人類,在四五歲的時候竟然在算術上落後於動物?是皮亞傑的實驗出了什麼問題嗎?

  是的,皮亞傑的實驗的確出了問題。1967年,麻省理工的梅勒(JacquesMehler)和貝弗(TomasBever)在《科學》(Science)上發表了一個研究。他們首先做了一個加強版的皮亞傑實驗:哪怕罐子實際的數量比瓶子少,只要罐子的距離被拉開,大多數孩子都會說罐子多。那麼,皮亞傑究竟錯在哪裡呢?在第二個實驗中,研究人員簡單地把所有的瓶瓶罐罐都換成了M&M巧克力豆,這次,他們避免了問“哪一行多”這樣的問題,而是讓孩子們選擇選取上面那行還是下面那行,絕大多數孩子立刻秒殺了上面那行(巧克力多!)——吃貨本性顯露無遺!

不要小看兒童的智商

  當數學題被當作文字游戲

  這麼說,小孩子是完全有能力判斷數量大小的了。那皮亞傑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是小孩子們沒看到巧克力豆所以不配合嗎?恰恰相反,是因為他們太配合了。事實上,梅勒和托貝弗還發現,2-3歲的孩子,無論是用瓶瓶罐罐,還是巧克力豆,都能夠不受排列干擾做出正確的判斷。而4-5歲的孩子之所以在瓶瓶罐罐的問題上出錯,不是由於他們不識數,而是由於他們已經初識對話常規(conversationalnorm)。

  對話常規是語言哲學家保羅?格萊斯(PaulGrice)提出的概念。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服從若干常規。其中之一說的是說話者表達的每個信息都是有意義的,稱做“相關性准則”(maximofrelation)。這就是說,在信息交流的過程中,每一句話都跟說話彼時彼刻的環境和上下文有關系。即便內容相同,也不會是簡單的重復。

  有這麼個笑話:老板有次到處找程序員A不見,於是給程序員B發短信,寫道:“有沒有A的手機號碼?”B回復:“我有!”老板一肚子標點符號,耐著性子繼續碼字:“那能不能請你給我一下?”答曰:“沒問題!”

  如果你笑了,那麼應該看出來了,老板的第一句話不應該從語義的角度(semantic),而應該從語用的角度(pragmatic)來理解:他想要電話!很多情況下,“話中有話”都是對話常規精確運用的范例。

  而我們正是從4-5歲開始慢慢意識到這樣的常規的存在,並慢慢地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實踐它。這也是為什麼2-3歲的孩子反而不會“數錯”瓶瓶罐罐——在這個維度,2-3歲的孩子還都是群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的“直肚腸”,而4-5歲的孩子卻多長了個心眼。例如在皮亞傑的瓶瓶罐罐實驗裡,4-5歲小孩們會想:“這些個大人,原本就這幾個瓶瓶罐罐,你已經問過我哪個多了,現在又來問我一遍。而期間唯一變化過的就是罐子那行的長度,所以,新的那個問題一定是跟那個長度相關的,哪怕聽上去像是問數量呢。那我就說罐子變多了好了。”

  愛丁堡大學的心理學家麥加裡格爾(JamesMcGarrigle)和唐納德森(MargaretDonaldson)1974年發表在《認知》(Cognition)上的研究證實了這個推斷。他們首先重復了皮亞傑最早的那個實驗。皮亞傑的發現是穩定的:在研究人員把罐子的間距拉開之後有5/6的小孩說罐子更多。然而,在另一組實驗中,研究人員故意離開房間,然後安排了一個裝扮成泰迪熊的人去把罐子的距離同樣得拉開。熊熊走了之後,研究人員回來,著急地說:“哎呀這個討厭的熊熊又來搞破壞啦!現在瓶子多還是罐子多呀?”這次,有近2/3的小孩報告一樣多!他們跟研究人員說:“不要擔心,熊熊來了只不過把罐子重排了一下,並沒有把罐子取走!”他們知道,熊熊的“搗亂”令第二遍詢問數量有了明顯的意義。

  皮亞傑的陷阱

  小孩子們懂的東西遠比大人們以為的要多。他們善良地揣測大人們的意圖,摸不著門道,卻被大人們盲目地貼上了“尚未健全”的標記。小孩子眼中的世界簡單而美好。他們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剛剛悟到的對話常規;他們對於“提問”的定義從來就是從無知到有知的工具,卻怎想得到這個世界上還有明明自己知道答案還要來提問的“陷阱”?而這個陷阱,到頭來成了對善意的懲罰。

  許多人對於長大的理解,源自回顧自己長大的過程。而今天這裡介紹的這一系列研究,仿佛是一次學院派的解剖,告訴人們那一整個世界的善良和美好,從哪裡開始一點一點的凋零。皮亞傑的書裡說,兒童對於數量守恆的“掌握”往往要到上了學以後——從那時起,他們對重復的問題會給出重復正確的答案。我想,那多半是因為等上了小學,經過了第一次考試,每個小孩都會明白,原來這個世界遍地都是陷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任性是寶貝的正常心理需求

專家認為:通常我們會覺得寶貝任性是家長的教育方法不得當,嬌縱出來的,而英國兒童心理學家威廉·科克通過研究得出結論是:任性其實是兒童心理需求的一種表現,與父母的嬌慣沒有必然的聯系。  揭秘寶貝任性的

女子失手打死8歲女兒 曾以為孩子吃鳳爪中毒

早前報道:媽媽說女兒吃了鳳爪後猝死  6月17日上午,朱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6月13日中午,她在廚房包餃子,凌凌在客廳玩,“當時我就給孩子說,上星期給你買的鳳爪你先吃點。”朱某說,凌凌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