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是孩子獨立性的萌芽
任性其實是孩子成長的表現。中日友好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心理師王彥玲表示,孩子開始任性其實是成長的表現,意味著孩子的獨立性正在萌芽。隨著孩子接觸越來越多的事物,獨立性開始增強。3-5歲的孩子獨立性就開始萌芽了,什麼事情都想“我來,我自己做”,不如以前那麼聽話。這其實是好事,說明孩子在成長。但他們往往根據自己的情緒而為,不像成年人有正確、理性的判斷。即便有時並不合理,孩子也想去做。
如果任性表現得太過火,則有可能是孩子缺乏自控能力。從性格方面來看,一部分來源於遺傳,另一部分則來自後天的環境影響,父母比較任性或是溺愛孩子,也可能導致孩子任性。
防任性讓孩子多接觸同齡人
小孩任性的時候,大人不要著急,應弄清楚孩子為什麼任性。王彥玲說,比如,大人在洗菜,孩子覺得好玩兒也想參與進來。家長應該理解,孩子想探清洗菜這件事,這時家長應和孩子講清楚,要避免把水弄得滿地都是,更不能把水弄到衣服上以免感冒。還可讓孩子用一個小盆,洗一片或幾片菜葉。
不能對孩子過度溺愛。王彥玲特別提醒家長,適度任性是孩子正常獨立意識萌發的表現,但不能處處由著孩子,否則就可能成為性格缺點。
應讓孩子多交同齡朋友。因為家長、長輩和孩子在一塊兒時難免會嬌慣孩子,讓孩子多和同齡人在一起,他們是平等的,就很難任性起來。
三種方法可制止孩子任性
如果孩子過於任性,可能養成不好的性格。制止孩子任性,可采用置之不理的“冷”處理,也可采用“熱”處理。
“冷”處理是指對孩子的哭鬧置之不理。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通常會哭鬧來抗議。如果孩子一哭家長就妥協,會助長孩子的任性,所以家長可以暫時不理會。孩子看到自己的要求得不到大人理會,自然就停止哭鬧了。
“熱”處理是指獎勵孩子不任性的行為。這種效果可能更好,比如這次孩子任性的時候,可以置之不理。下次孩子不任性了,如媽媽說不讓玩水,孩子很快就不玩了,家長可以及時給孩子一個獎勵,比如表揚他、親一下,或給一塊糖等。
有時也可以暫時讓步。比如到吃飯的時間,孩子看的動畫片正好看到一半,孩子特別想把它看完,這時可以對孩子有一個小小的讓步。但必須跟孩子說清楚,下不為例。這種適當的讓步和一味妥協是不一樣的。
推薦閱讀:
生男生女預測表2015
用藿香正氣水敷肚臍?
退燒藥最少間隔多久吃一次
寶寶營養粥的做法
小兒遺尿偏方大全
![]() |
警惕食品中的“反營養物質”
什麼是“抗營養物質” 一些從西方翻譯過來的健康書籍,常有這樣一個詞:“反營養物質”。這是一個新概念,是說加工食物中加入的一些物質,如果這些物質的攝入量高,不僅妨 |
![]() |
寶寶為什麼會突然暈倒
我們常常說的昏倒在醫學上稱暈厥,它是由於一時性廣泛性腦供血不足,導致大腦皮層高度抑制而引起的短暫的意識喪失。常見於年長兒。 小兒發作前先感到全身不適、視物模糊、面色蒼白、出汗,爾後眩暈、肢體發軟,突然意識喪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