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理驅使
小紅經常在電視中看到某些明星都是歌女出身,就一心想當歌女。她剛上初中,根本不想念書,總琢磨著怎麼能實現當歌女的願望,將來成大腕歌後。她聽說這種人才都成長在南方沿海都市,尤其是廣州、深圳這樣的地方。所以她就拿了幾百塊錢登上了南下的列車,就這麼簡單。當然,還有個理由,就是父母不讓她當歌女,只讓她好好學習,將來當醫生。所以她不辭而別———跑了……
可她哪裡知道,家裡人發動了親朋好友把個縣城翻了個底朝上,找了三天,最後報了警。四個月後南方某市郊區一家衛生院發來了信息———她因流產大出血險些喪命,這才講出了自己來歷。因為騙她的幾個男人早已無影無蹤,醫院只好聯系她三千裡外的父母。
小紅的離家出走完全是受其好奇心的驅使。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每一位少年都會有美妙的“夢想”或奇妙的“幻想”。中學生是好奇心最強烈的階段。而且初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比其他高年級學生要多些。孩子的好奇心並非壞事,往往是激勵青少年成長成材的動力。
然而,孩子的好奇心可能會受不良影響而畸形發展,促使他們做出象小芳那樣離家出走事來,以至造成嚴重後果。因此我們應該在努力保護孩子好奇心同時,更要對孩子進行現實安全教育。讓他們知道,理想始於腳下,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不是空想或投機取巧所能實現的;更不是到異國他鄉碰運氣揀來的。給他們打消不切實際的妄想念頭。
回避心理作怪
小穎,十三四歲的樣子,紅t恤,花短裙,背個破舊的黃書包。在列車長的小屋裡,狼吞虎咽地吃完了3個盒飯,又喝了一大杯水,才吞吞吐吐地講述她離家出走被騙上當的故事。
“都到冬天了,你怎麼穿這麼單薄就往外跑?”
“我一心想逃,沒想到北方這麼冷。我們廣西可沒這麼冷。”女乘警又給她披上了一件棉外衣。跟她唠起了家常。
原來她是廣西某市的初二學生,還是班干部。她對同桌的男生產生了好感,甚是崇拜。可那位男生對她不在意,卻對別的女孩頗為熱情。她為此暗暗傷心。誰知,在這個節骨眼上,老師在班會上提醒同學,你們已經進入青春年華,男女接觸要有分寸,不要過早談戀愛……。
小穎聞言心驚肉跳,以為老師發現了自己的秘密。無巧不成書,回家後,父母又叮囑她不要與男生來往過密。她聽後更加惶惶不可終日,唯恐大禍臨頭。她在焦慮與恐懼中苦熬了幾天,實在無法承受那種壓力,終於逃離家庭。
乘警問:“怎麼就認定老師說的是你?你沒做虧心事呀,還怕鬼叫門嗎?退一步講,就算你和那男生感情近一些,老師的提醒也是善意的,注意些就是了,有什麼了不起?人都有個成熟的過程嘛!”姑娘漸漸平靜下來,精神也放松了。
到站下車,公安給她聯系安排回家。可她說:“我馬上回去,肯定挨揍。還不如讓我躲些日子再回家。那樣他們只會心疼我,不可能再打我、罵我了。”多麼天真的孩子!
回避心理是人在遇到矛盾沖突時最容易產生的心理狀態。青少年時期生理及心理發育尚未成熟,缺乏正確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面對矛盾和壓力不能認真思考解決方式,而往往采取回避的態度。當今孩子的壓力不外乎,一是學習成績不佳,便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壓力,而某些家庭和學校不能給予恰當的誘導,一味地施加壓力,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便回避學習,以致厭倦學習。二是“早戀”問題,這種由男女性別吸引而產生的感情對學生帶來不少的心理和思想負擔,一方面是感情的不能自拔,另一方面是家庭、學校、社會的反對,甚至鄙視,青少年又未能找到合適的方式,因而只能回避。小穎還談不上早戀,僅僅是對異性有所好感而已。她的錯覺感受竟逼她采取了離家回避。三是落選,包括落榜,或優等生或班干部落選,都可能對孩子是一種壓力。以至采取回避。
推薦閱讀:
狂犬疫苗打一針可以嗎?
寶寶嗆奶後如何急救?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
2歲寶寶便秘可以每天喝蜂蜜水嗎?
![]() |
談談新生兒肺炎能引起哪些並發症
心力衰竭:發病時小兒躁動不安,呼吸困難和發绀、心率加快、180次/分,呼吸急促,>60次/分,肝髒增大,下肢浮腫等,應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其發展,利用強心劑,利尿劑等治療。 呼吸衰竭:小兒煩躁不安,呼吸困 |
![]() |
怎麼識別寶寶是感冒還是肺炎?
小心持續發燒 什麼情況會讓醫生懷疑有肺炎呢?當寶寶咳嗽、流鼻水,第一天發燒至門診就醫時,醫生大概都不會說他有肺炎,而且醫生還會作耳鼻喉檢查、胸部聽診等身體檢查來確認孩童情況。 一般感冒 正常感冒很少會高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