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讓寶寶學會謙讓又不吃虧的建議

讓寶寶學會謙讓又不吃虧的建議

  生活情景:

  讓寶寶學會謙讓又不吃虧的建議

  楚楚小的時候,我常常把謙讓當做一種美德來傳授給他。比如,他和比他小的孩子玩時,我會要求他讓著人家,我對他說,你比他大;他和去我家玩的小朋友搶東西時,我會告訴他,他是小客人,你是小主人,你要讓著他;他和女孩子玩時,我也會告訴他,你要讓著她,你是男孩子......

  漸漸的,我卻發現,寶貝現在不去和任何孩子爭搶任何東西了。有時,我帶他去麥當勞的游樂區玩,他不論是玩什麼,只要有人玩,他就讓著。同是上樓梯,他已經先上去了,只要有人在後面也上,他就會坐在一邊,先讓別人上。同時,過通道、打滑梯,一有人在後面,他就坐在一邊,等人過去後再過,或是客氣地告訴人家,你等我先過好嗎?這讓我也有些猶豫了,在這樣競爭激烈的年代,我的寶貝是不是太謙讓了。謙讓到底是美德還是懦弱?

  專家解析:

  楚楚媽的疑惑,其實這也是現實中許多父母心中的疑惑。大家既想把寶貝培養成一個有修養,有氣度的人,又不想讓寶貝吃虧,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就有些舉棋不定。

  謙讓,的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個人修養的升華,是我們的心靈努力達到的方向,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在寶貝還沒有任何是非標准的時候,就告訴他,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就是謙讓,這也未免顯得有些簡單。這樣,不但沒給寶貝充足的時間去理解和感受為什麼要謙讓,還有可能會影響到寶貝日後對事物的全面理解和判斷。

  要把謙讓這種美德傳遞給寶貝,還是要講究方法的。因為,寶貝道德觀念的形成,是有一個過程的,不會一蹴而就。讓寶貝真正理解並懂得謙讓,還要一步一步慢慢地來。

讓寶寶學會謙讓又不吃虧的建議

  給媽咪的貼心建議:

  1.讓寶貝自然流露和表達他內心的感受

  當寶貝還是一個心智和感覺系統都不成熟的小家伙的時候,沒有什麼比讓他體會自身的內在感受和真實的情感流露更可貴的經驗了。

  這時,你所要做的,就是多讓他和外界環境接觸,讓他在與外界的人和事互動的過程中盡情地流露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這也是他心理成長所需要的養分。比如,他和小朋友之間發生爭搶時,別告訴他該做什麼,看看他自己會怎麼做。在他自己做的過程中,他的個性,他的內心世界,他的渴望和疑惑,都會簡單地傾瀉出來。此時,玩具本身對他來說並不重要,他想要的是自己內心的表達。

  2.事情過去之後,與寶貝分享感受

  當一件事情過去之後,可別讓它就這樣過去了。這時,你可以和寶貝分享一下對這件事的感受。"你很想要那個球是嗎?果果也想要,有什麼好辦法呢?可不可以一起玩呢?可不可以果果先玩寶寶再玩,或寶寶先玩果果後玩。"

  即使寶貝還不會說話也沒關系,通過和寶貝這樣的聊天,可以幫助寶貝建立更靈活地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讓他明白謙讓也是其中的一種辦法。

  3.通過經典故事,讓寶貝理解謙讓的含意

  隨著寶貝漸漸長大,可以讓他誦讀經典,並給他講講故事中的含義,當"融4歲能讓梨"這樣朗朗上口的句子印在他的記憶裡的時候,這個故事所蘊藏的內涵,也就會慢慢深入到他的心裡了。這個正面的例子,在會不知不覺中成為寶貝願意學習和效仿的行為規范。

  4.和寶貝做角色游戲,幫他體會謙讓的樂趣

  當寶貝大到可以玩角色游戲的時候,就可以設計一些這樣的情景和他一起來玩。比如,讓他扮演小貓和小狗,你扮演大熊,小貓是有禮貌的孩子,小狗是沒禮貌的孩子,小貓主動把座位讓給大熊爺爺受到了表揚;小狗不讓,惹得大熊爺爺很傷心;也要讓寶貝扮演大熊,體會別人讓給他座位和不讓給他座位,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5.啟發寶貝思考和判斷,自己該不該謙讓

  當和寶貝一起在游樂場或其他環境玩耍時,如果遇到相應的場景,就可以和寶貝討論,是否該謙讓,為什麼該?為什麼不該?啟發寶貝就事論事,幫助寶貝建立是非標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預防小兒麻痺後發綜合症

小兒麻痺後發綜合症症狀  1、極度疲勞;  2、肢體軟弱無力,逐漸加重;  3、肌肉、關節疼痛;  4、肢體癱瘓和肌肉萎縮。  那麼,如何預防小兒麻痺後發綜合症呢?  小兒麻痺後遺症的康復治療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

如何避免小兒肺炎的發生

對於新生兒肺炎疾病的預防是可以從母親身體裡就開始的,很多的寶寶就是因為吸入了大量的羊水,所以造成了自己的小兒肺炎疾病,所以,對於小兒肺炎疾病的預防是很有必要的,在生活中一定要加強對小兒肺炎疾病的預防。  羊水或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