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孩子由祖輩撫養有多種好處,但隔代撫養也有不利之處,比如易養成孩子偏食的習慣,造成心理疾病等。老人的心都比較慈善,長期嬌慣在一定程度上易導致孩子偏食,而孩子偏食是一種極為不良的飲食習慣,長久偏食會給孩子的健康發育帶來危害。
隔代撫養兒童心理疾病多
●調查
一半幼兒由祖輩喂養
“我家寶寶2歲多了,體重已經偏胖,可我婆婆還是淨挑葷菜買,整天要孩子多吃菜、少吃飯,一點都不科學!我想自己帶孩子,但是苦於沒一點時間”。
談起孩子的喂養問題,家住鄭州經五路16號院的趙女士一肚子不滿。
對此,趙女士的婆婆也有怨氣:“我兒子小時候,就是這麼喂大的,有什麼不對?”
記者隨機采訪了身邊有孩子的父母,他們均表示,現在夫妻兩人基本都是雙職工,所以只好將喂養重擔“上交”。
很多老人則表示,願意承擔喂養孩子的重擔,但是喂養知識多來自於自身實踐和傳統經驗。對於年輕父母那些來自網絡、書本等方面的喂養新概念不太接受。
●分析
隔代喂養易縱容孩子挑食
“孩子由祖輩撫養有多種好處,但隔代撫養也有不利之處。臨床發現,由祖父母喂養的幼兒,更易出現挑食、偏食等不良習慣”。
專家表示,祖父母協助喂養孫輩,可以使年輕父母安心事業。但是,祖父母的照顧與呵護並不能取代父母責任。
專家指出,老人的心都比較慈善,加上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可謂“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特別在吃飯問題上很遷就孩子,想吃什麼吃什麼,不想吃什麼就不吃什麼。有的老人為了哄孩子吃一口飯,追著、攆著,甚至當‘牛’做‘馬’都心甘情願”。
專家提醒說,長期嬌慣在一定程度上易導致孩子偏食,而孩子偏食是一種極為不良的飲食習慣,長久偏食會給孩子的健康發育帶來危害。
●提醒
隔代撫養心理疾病相對多
“隔代撫養較之父母撫養,更易養成孩子任性、自私、為所欲為的性格”。
專家表示,首先,隔代喂養的孩子長期處於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這對於模仿力極強的他們來說,極有可能加速行為的成人化,更嚴重的是,易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由於一些老年人喜歡安靜而不喜歡運動與外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孩子視野狹小,缺乏應有的活力,不利於培養孩子開闊的胸懷和活潑、寬容的性格”。
專家提醒說,由老年人撫養孩子,常常是過分關心和溺愛,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沒有機會做自己的事情。長期下去,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力,產生依賴心理和受挫力差的毛病。“長此以往,孩子在成長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產生心理與行為的障礙”。
專家建議,有條件的父母,還是主動承擔撫養孩子的重任,這樣不但能增進感情,還能及時發現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不良心理等,及時有效進行糾正、處理。
![]() |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五種表現
1.多動 兒童的心理行為可以表現在兒童的行為上,有些兒童出現“多動症”。主要表現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受到嚴重影響等幾個方面。好動具體來說是喜歡跑動,或 |
![]() |
小兒肺炎的食療方子有哪些
對於小兒肺炎也是一樣,給您推薦些小的食療方子: 一、蘿卜排骨湯 組成:肋排骨250克,蘿1、250克,生姜、鹽各少許。 用法:燒熟食用,每次1小碗,每日2次。 功效:清熱解毒,順氣止咳,利尿發汗。 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