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單親家庭子女人數已達數百萬之多。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生活在單親家庭之中。單親家長因為心理壓力而對孩子的不當態度是導致單親幼兒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單親家庭中,也有許多家長培養出許多優秀、健康的孩子。可見家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單親寶寶的心理問題源自哪裡
1、自我不幸的認知
有調查表明,單親家庭孩子與正常家庭孩子相比,覺得自己很不幸者比後者高
9.8%;單親家庭孩子44.8%的有過離家出走的念頭,比正常家庭孩子高出10.8%。這些數據反映出單親家庭孩子存在不良情緒的問題非常突出。
2、父母離婚造成心靈創傷
毋庸置疑,父母離婚對孩子心靈造成極大的創傷,單親家庭的孩子常常孤僻、憂慮、失望,煩躁、冷漠、自卑。有的則暴躁易怒,遇事易沖動,攻擊性比較強,不思學習,任意逃學,欺小凌弱,這些心態如不及時矯正,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變態,嚴重影響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發展。
3、父母的認知偏差是孩子心理問題的根源
單親家庭的家長,既要當媽媽,又要當爸爸,他們承受的壓力要比雙親家庭的家長大得多。他們因為各種原因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存在偏差,是導致孩子心理問題的根源。
4、沒有歸屬感
有的父母雙方相互推卸,結果誰也不管子女;有的家長對孩子漠不關心,放任自流;有的家長管教不得法,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動不動就又打又罵,使孩子整日生活在驚恐不安之中,個性發展受到嚴重的壓抑,形成膽小、孤僻、倔強、缺乏自信心等不良性格;有的家長為了彌補孩子失去的父愛或母愛,無原則地遷就、溺愛孩子,什麼事都依著孩子,一切任由孩子擺布,寧願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其結果常常導致孩子處處以我為中心,變成自私、專橫和任性的“小霸王”;有的家長在經濟上對小孩百依百順,有求必應,結果造成孩子養成好逸惡勞、揮金如土的習氣;有的家長在失去配偶之後,便把孩子作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夢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處處出人頭地,導致孩子的心理負擔過重,等等。
二、單親寶寶存在哪些心理問題
1、過於敏感
寶寶不谙世事,並不知道家庭中的變故緣何而起,但卻會因此而變得敏感。家人態度上稍有不對,他的反應較之以往會顯得突兀。一件在別人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或一句漫不經心的話都有可能使他們受到傷害,導致其心理防線的崩潰。
2、缺乏信心、脆弱
單親寶寶由於家庭不健全往往會產生自卑心理,參與各種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低。同時,由於承受了家庭變故的原因,表面上可能表現得堅強,但內心大多比較脆弱,常感到自己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似乎處處不如別人,不能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遭到別人的諷刺、嘲笑時更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漸漸地,寶寶會因自卑而不善交際、膽小怕事、憂郁冷漠,有的則將自卑心理轉化為攻擊性行為,希望能在與別人的打斗中找回自信,找到優越感,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平衡。
3、性格冷漠、孤僻
有的單親家庭的寶寶,給人的印象是性格內向,寡言少語,與人相處缺乏熱情,對很多事漠不關心。有的則心態閉鎖,缺乏社交能力。由於受到家庭變故所面臨的困境和壓力的影響,寶寶的心理極易失衡,會比同年齡的寶寶顯得憂郁。
4、容易嫉妒他人
嫉妒是一種極為復雜的、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它伴有敵意、猜疑、焦慮、消沉等一系列不愉快的情緒。有些寶寶不僅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優點,同樣也不能正視和接受別人的優點。似乎對誰都充滿了怨恨,似乎他現在的一切“不如意”都是因別的小朋友的優越造成的。
5、膽怯
離異家庭的寶寶所表現出的心理障礙是多類型、多變化的。其中,男孩以行為障礙為主,如經常打架;女孩則以情緒障礙為主,如比較膽小、好哭,不願與任何人談起自己的家庭,每當別人說起自己的爸爸媽媽時總是躲遠,看到陌生人總是會因為膽怯而表現得很抗拒。
6、逆反、固執
單親家庭的寶寶會因為家庭結構的變化更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表現較為極端的寶寶甚至會希望借助自己的逆反行為引起別人的注意。
三、如何讓單親寶寶走出心理陰影
1、為單親孩子心理健康創造良好環境
作為單親家庭的家長,首先要特別注意為孩子創造一種愉快的家庭氛圍。這就要求單親家庭的家長要學會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使孩子在急風暴雨中也能健康成長。
2、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作為單親家庭的父親或者母親,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良的習性,如說謊、失信及不負責任等。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經常帶孩子去聽聽音樂會,看看書畫展,和孩子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戲等,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孩子盡快地從失去父愛或母愛的痛苦中走出來,逐漸養成開朗、自信的性格。
3、多為孩子創設人際交往的環境
家長應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盡可能地參與社會活動,主動與人交往,培養孩子開朗、樂觀的性格。
4、注意性別角色教育
在孩子心理成長過程中,性別角色的學習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性別角色的學習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樣。所以,單親家長應注意調動親戚、朋友中的性別資源,給孩子適宜的影響,讓其性別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現和發展,培養其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
5、父母首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盡量少帶給寶寶負面影響。
家長首先應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不要把自己因家庭變故的壞心緒影響或強加給寶寶。開誠布公地告訴寶寶真相,也許會對寶寶的成長更有利。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自己對婚姻、異性持有的偏見灌輸給寶寶,使寶寶對人產生敵意、不信任感,同時也產生不安全感和被拋棄感,給未來的生活留下沉重的陰影。
![]() |
小兒麻痺口服注射疫苗差異
小兒麻痺病毒——早期幼兒健康殺手 小兒麻痺在早期可說是一種很常見的病毒感染,它曾經是全世界小孩腦脊髓膜炎的最大殺手,小兒麻痺病毒會侵犯腦和脊髓,造成死亡,或在破壞脊髓運動神經細胞後,導 |
![]() |
對症下藥治療寶寶便秘
母乳寶寶發生便秘 如果媽媽的乳汁不足,寶寶會隔2~3天排一次大便,而且大便數量也較少。如果母乳中的蛋白質較多,那麼乳汁中的鈣含量就會高,大便會偏鹼性,這種大便較硬而干,不易排出。 推薦辦法 *媽媽若乳汁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