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孩子太聽話 更易患“心病”?

孩子太聽話 更易患“心病”?

  “你家孩子真聽話!”聽到這樣的贊揚,很多家長都會很自豪,南京市的一項調查也顯示,九成以上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不過,昨天記者從醫院了解到,太過聽話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精神問題。

  九成父母希望孩子聽話

  最近,南京市小學心理信息采集與分析中心對1643名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大多數家長並沒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心理發展空間、注重開發孩子的創新潛能,高達93%的家長只希望孩子做“聽話”的孩子。但是,心理醫生卻指出,孩子太過聽話並非好事。專家告訴記者,到該中心治療的患兒中,幾乎都接受的是管制教育,絕大部分孩子在父母看來,以前都是聽話的好孩子。他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依賴於父母,最終導致自己日常行為能力退化,無法與常人進行交流溝通而入院。

  聽話乖孩子不願上學

  “我家孩子一貫聽話,在學校是好學生,在家是乖寶貝,我們平時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從來沒讓他在生活上煩心過,怎麼會這樣啊?”昨天,記者在醫院兒童精神科病房見到了李冬(化名)的父母,這個曾經讓父母無比驕傲的孩子,卻在考試前不願去上學,最後被帶到醫院時,診斷為焦慮症。

  李冬的媽媽告訴記者,他們自小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如果孩子不聽話就會挨打,所以,上學開始,李冬就一直很乖,只要父母說的話,從來不敢不聽。在父母的嚴格教育下,李冬的成績也很好,在父母和老師眼中,絕對是個好孩子。但是,今年上六年級的李冬,卻在關鍵時刻不聽話了。

孩子太聽話 更易患“心病”?

  “我們的心願就是他能考上南外,所以學習上對他更加嚴格,他並沒有反抗。但是,去年底,他卻不願意上學了,把自己鎖在房間內,我們怎麼勸都不肯出來,一開始我們只好假稱他生病了,跟老師請假,但是,幾天下來,他還是不肯上學,把我們急壞了,不管我們怎麼罵、怎麼勸都沒有用,只能跟老師說了實話。

  從老師那我們才了解到,我們家的乖兒子竟然前不久跟班上同學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差點動起手來。”在老師的建議下,父母把李冬帶到了醫院。心理醫生跟他單獨交流後才知道,這麼多年來,李冬一直活得很壓抑,為了做個聽話的好孩子,他只是做父母的乖兒子,而失去了自我。

  長期的壓抑讓他在與同學的爭執中爆發了,他認為同學們都在背後說他壞話,大家都不喜歡他,所以他不願意去上學。經過醫生診斷,李冬已經出現了焦慮症。由於病情比較嚴重,不得不接受住院治療。了解實情後,李冬的父母不再敢管他,反而事事都順著他,原本聽話的孩子變得跋扈起來,動不動就對父母大聲呵斥,父母深感為難。

  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

  對此,專家指出,要求孩子聽話並不錯,但關鍵是聽什麼話和怎麼聽。專家表示,聽話的孩子,他們會缺乏創造性、冒險性和自我決斷能力,而這些與生俱來的天性被家長抹殺後,一旦有一天他們面對困難時,就容易出現抑郁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或者胃痛、心動過速、頭痛等身心疾病。所以,心理專家指出,家長面對孩子不聽話時,一定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家長要允許孩子在某種程度上犯錯,而且,家長也要認識到,自己的話不一定是正確的,不能簡單地通過責罵、體罰等讓孩子變得聽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你家寶寶有便秘?“通”便妙招在此!

大人便秘可能會覺得問題不大,但對寶寶來講,便秘的危害可不小——  便秘久了容易腹脹,食欲也會減退;  大便在腸內停留時間越長,被結腸吸收的毒素越多;  出現脫肛或肛裂出血  所以,寶寶若

兒童肺炎症狀

典型肺炎的臨床表現包括:  (1)一般症狀:起病急驟或遲緩。驟發的有發熱、嘔吐、煩躁及喘憋等症狀。發病前可先有輕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數天。早期體溫多在38~39℃,亦可高達40℃左右,大多為弛張型或不規則發熱,新生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