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嬰兒多為急性潰瘍,常因合並出血及穿孔而就診,發生率約為15%,幫年齡越小越嚴重,尤以新生兒期最為危險,如合並穿孔病死率較高。由於兒童修復能力很強,潰瘍病一般經過比成人輕,很多病人用內科療法3~4周,即能很快治愈。約50%病例可以復發,約25%病例可致局部瘢痕性狹窄,引起幽門梗阻,需手術治療。
小嬰兒急性潰瘍合並出血者可輸血密切觀察,合並穿孔者需立即外科手術縫合。年長兒適於內科保守治療。輕者采用膳食方法,以軟食或易消化食物為主,少量多餐,忌酸性刺激性食物。兩餐間給予粘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每次0.5~1.0g)或麥滋林(每次0.3g)等,疼痛較重者食前及夜間服抗膽鹼藥物,如顛茄、普魯本辛、阿托品等。重症可加用H2受體阻斷劑,抗酸作用強而副作用少,如甲氫米胍(每次6mg/kg,每日2次,夜間服加倍量1次)或雷電尼替丁、洛塞克等。療程4~6周,療效顯著。維持量每晚服一次,連服6個月~1年。本病發病與彎曲桿菌有關,同時應給予抗感染藥物,如慶大霉素口服片(每日3次,每次4萬u)連服2~3周。或服氟呱酸類藥物。有出血症狀時可給小量鎮靜劑,一般不需禁食,恐引起饑餓及不安,胃腸蠕動增加,嬰兒給牛奶飲食,年長兒給軟食,否則反而加重出血。對大量出血,可給止血藥物如止血粉、雲南白藥等口服。需要絕對安靜,暫時禁食,由消化道外補充液體,輸生理鹽水及10%葡萄糖液等,必要時輸血。如出血不止或反復多次出血者,應考慮手術。並發幽門梗阻症狀,屢次發作而內科療法不能奏效或有潰瘍穿孔者,均應行外科手術。術後小兒生長發育不受影響。中藥治療潰瘍病可用小建中湯、柴胡桂枝湯等,配合針刺治療,往往可止疼,取穴部位為胃俞、足三裡、內關、期門、脾俞、膽俞、三焦俞、中脘等。如用耳針,可取胃、小腸及皮質下區等。
![]() |
讓寶寶擺脫感冒的小貼士
孩子感冒生病,父母跟著著急,卻又不能替寶寶感冒,那麼就來做做這些讓寶寶盡快擺脫感冒吧。 別動不動就喝止咳糖漿 咳嗽有助於排出痰液,保持氣道通暢。如果孩子在白天咳嗽,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不必太過擔心,更不要馬 |
![]() |
學會淡化 孩子的性格弱點
有這樣一個孩子,上課從來安靜不下來。他的母親帶他去醫院檢查,說是有多動症。為了孩子,她辭了工作,一心一意地帶孩子。但是,孩子比母親不在身邊更差,甚至一度想退學。後來,我了解到是他母親的教育讓他想要逃出學校。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