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防接種的意義
有些傳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傷寒等傳染病,一次得過後會獲終生免疫(一生再不患此病)。這是因為人在生病時,身體內對該種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產生一種特異性免疫力,就是抗體,以後再遇到這種微生物的侵襲時,抗體就會將它消滅掉。國家為了下一代的身體健康,在這方面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微生物工作者把某些細菌、病毒或其毒素經過特殊處理,減低了毒性,制成了不會致病的生物制品,再接種到人體,就能刺激人體產生相應的抗體,使人獲得免疫力,不再感染某些傳染病,或即使得了,症狀也非常輕微,愈後良好。所以預防接種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接種疫苗的種類
在兒童預防接種證上,一般列有7種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而接種證上沒有列出的還有預防水痘、甲肝、肺炎、流感、出血熱、腮腺炎、風疹、狂犬病等疾病的疫苗。
1、計劃內疫苗:
國家規定納入計劃免疫、有統一免疫規程的疫苗只有5種,即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這5種疫苗兒童必須普遍接種,疫苗接種的經費由政府負擔;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流腦和乙腦疫苗。
2、計劃外疫苗:
在發達國家,預防針有家庭醫生為他們提供建議、作出選擇。針對我國現狀,專家們建議可以參考這樣一些因素:
⑴、當地是否出現某種傳染病流行。
⑵、以前是否接種過。除了流感疫苗保護期只有一年,其他大多數疫苗都有比較長的保護期,不必重復接種。
⑶、是否屬於重點保護人群。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重點保護人群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7歲以下的幼童和體弱多病的人;甲肝疫苗重點接種人群是沒有感染過的兒童及餐飲業工作人員、經常接觸甲肝病人的醫務人員和經常出差、飲食衛生沒有保證的人。
⑷、有無接種禁忌症。每種疫苗的使用說明書上都開列有禁忌症,即什麼情況下不能接種。
⑸、是否處於疫區。例如出血熱疫苗,一般只有生活在疫區和要前往疫區的易感成人才需要接種。
計劃外疫苗由地方衛生防疫機構根據疾病發生和流行的特點、規律,確定針對某一重點保護人群接種,或是向公眾推薦,由人們自己選擇接種或不接種,費用一般是自己承擔。只有當某一地區出現疫情或發生大的自然災害,為避免某些傳染病暴發流行,才會有針對性地要求人群普遍接種某種疫苗。
1 2 3 下一頁
![]() |
小兒便秘原因及家庭護理
嬰兒便秘(constipation)是一種常見病症,指大便干硬,隔時較久,有時排便困難。單純性便秘多因結腸吸收水分電解質增多引起。 小兒便秘的常見病因 1、飲食不足 嬰兒進食太少時,消化後液體吸收余渣少, |
![]() |
孩子感冒好了還折騰 提防中耳炎
兒童醫院耳鼻咽喉科醫師介紹,因為中耳腔內有條通往鼻咽部的“咽鼓管”,小兒咽鼓管短且寬直,呈水平位,在感冒引發咽炎、鼻炎時,病菌很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是小兒感冒最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