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兒食積發燒治療偏方
食積夾寒型治則:溫中健脾消食.手法:推法,捐摩法,掌摩法,揉法.但是手揉的方法一定要按照方子的要求來進行,絕對不能因為方式不對造成孩子越來越難受的情況.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陰陽穴、三關穴、八勢穴、足三裡穴、臍部及臍周圍之腹部。將雞內金30克烤黃,研細末.每次1克,每天2~3次,開水沖服.或者用小青籐香6g,煎水服,1日2次.此方用於消化不良、腹痛腹瀉.也可用炒黑白丑、炙雞內金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日1劑,分2次服.對於食肉過多而致食積則很有效果。酒糟100克,入鍋內炒熱,分2次裝袋,交替置於腹部熱熨,每天1次,每次2~3小時.用於虛中夾實證.一定要注意堅持服用,效果才會明顯,斷斷續續的服用不能發揮藥材本身的作用。
2、小兒消化不良吃什麼飯
薏米胡蘿卜粥:我國醫學認為,蘿卜性涼味辛甘,入肺、胃二經,可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貫中、解毒,用於食積脹滿、小便不利等症。這道粥具有健脾化滯的功效,適合消化不良、咳嗽者食用。蓮子紅茶粥:我國中醫認為,蓮子有益心補腎、健脾止瀉、固精安神的作用。淮山中含有的多糖蛋白成分的粘液質、消化酵素等,可預防心血管脂肪沉積,有助於胃腸的消化和吸收。本品可溫胃健脾,最適合因脾陽不足而引起的消化不良的小兒食用。
3、解決積食傷食的中醫療法
吃谷類太多:引起食欲減退,可取米飯鍋巴(小米、粳米、糯米均可)適量,燒焦研末,用溫開水送服,每次5克,日服三次。還可用炒麥芽30克水煎服,或用白蘿卜搗爛取汁服用。吃肉太多: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脹痛,呃逆想吐。可用山楂肉90克,炒焦後研成細末,每次15克,用溫開水送服,每日兩次。吃牛肉引發不適,可用干稻草一把,煎成濃湯趁熱飲服。食狗肉、羊肉太多引起不適,可用山楂14顆、杏仁24粒煎成濃湯服用。
![]() |
兒童在家中時的避震方法
如果你已收到可能發生地震的警告,繼續保持收聽當地電台最新的報告和建議,如建議關掉液化氣、電源時要照做。將大而重的物體從高的擱架上拿走。將瓶子、玻璃、瓷器和其他易碎的東西放進低櫥內,擱板應有擋手,以防止物體下落。 |
![]() |
小兒便秘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得了小兒便秘一定要引起足夠的認識,小兒便秘患者在積極進行治療的同時,也要做好小兒便秘患者的護理工作,特別是飲食護理。小兒便秘家長如何進行護理?以下就是專家通過總結給出的辦法。 1.通常輔導首要大概向家長清晰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