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兒科經驗常識 >> 兒科相關疾病綜合 >> 兒科醫生提醒 冬季寶寶易發2種疾病

兒科醫生提醒 冬季寶寶易發2種疾病

兒科醫生提醒 冬季寶寶易發2種疾病

  冬季寶寶易發兩種疾病   警惕“輪狀病毒”感染

  日前,1歲半的龍龍開始發燒,奶奶給他喂食了小兒感冒沖劑,第二天龍龍開始嘔吐,不停拉肚子。直到送到市兒童醫院就診,才檢查出來,孩子感染了“輪狀病毒”。近日,記者從兒童醫院東區新院獲悉,進入冬季以來,醫院接診的“拉肚子”患兒明顯增多。

  據市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小芹介紹,秋冬季節是小兒腹瀉的高發季節,患兒年齡大多在兩歲以下,“輪狀病毒”是小兒初冬腹瀉的主要病原體。小兒腹瀉患兒通常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呈稀水樣或蛋花湯樣,常伴輕或中度脫水及代謝性酸中毒,部分患兒會出現發熱、上呼吸道炎症、嘔吐等症狀。

  “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父母應遵醫囑喂藥,讓孩子多飲水,給孩子補充高營養、高維生素、好消化的事物,7~10天能自愈。”李小芹表示,如果孩子出現大量腹瀉及嘔吐,並伴有高熱、進食少等情況,引起脫水、電解質失衡,不及時救治,可能發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李小芹提醒家長,輪狀病毒在低溫下更加活躍,冬季孩子拉肚子,家長應引起重視,警惕輪狀病毒,及時就醫。

兒科醫生提醒 冬季寶寶易發2種疾病

  秋冬季節,干燥的氣候讓很多人皮膚不適,而皮膚嬌嫩抵抗力差的寶寶更是讓寶媽們心疼不已。近段時間,到鄭州市兒童醫院皮膚科就診的濕疹寶寶明顯增多。專家提醒,秋冬季節是寶寶濕疹的高發期,媽媽們要做好護理,讓寶寶遠離濕疹困擾。

  “嬰兒濕疹也就是大家說的‘奶癬’,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冬重夏輕。”市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宋俐介紹,嬰兒濕疹多發於頭面部,瘙癢劇烈且容易復發。嬰幼兒對外界適應能力差,秋冬季節氣候干燥,嬰兒皮脂分泌減少,皮膚容易干燥,干燥性皮膚會使皮膚屏障功能被破壞,從而對外界刺激更加敏感,一旦接觸到某些過敏原,可能會引發干性濕疹。

  宋俐表示,孩子患濕疹也就預示著孩子是過敏性體質,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皮膚護理。秋冬季節家長可以選用合適的低敏保濕潤膚劑,利於皮膚屏障功能的修復。避免過度的皮膚清洗,嬰幼兒的皮脂腺未發育成熟,過度洗澡會使表皮越來越干燥,而且一些沐浴露或肥皂也是致敏因素。通常洗浴水溫控制在35℃左右,洗浴時間15~20分鐘,不要用熱水肥皂或消毒藥水燙洗。室內溫度不要過高,衣被不要過暖,減少汗液分泌刺激。此外,各種感染因素會導致濕疹加重,因此濕疹患兒應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外傷及消化不良;在濕疹急性感染期應盡量避免接種疫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怎麼解決寶寶不愛喝水的問題

首先,了解寶寶喝水的需求量  寶寶年齡越小,體內所需水分的含量比例就越高。寶寶生長發育快,需要要水分明顯比成人多,而寶寶腎功能尚不完善,水分消耗也較快。一般情況下每千克體重需水量:0-1歲為120-160毫升,

小兒肺結核預防勝於治療

2009年3月24日是第14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控制結核,人人有責——關注農民工,共享健康”。盡管結核病與艾滋病、瘧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