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顱內出血是新生兒常見的嚴重疾病,死亡率高,存活者常有神經系統後遺症,主要表現為硬腦膜下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腦實質出血、小腦出血及混合性出血。
(一)加強護理。
保持安靜,減少搬動,頭中位或右側臥位,頭肩略墊高30度。保持患兒體溫在35.5~36.5℃之間。出生時即有症狀者,宜推遲喂奶。供氧,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入液量,寧少勿多,每日50~60ml/kg。
(二)對症治療。
a抗驚厥治療新生兒驚厥的治療首先是注意hie時可能存在的代謝紊亂如低血糖症,低鈣血症、低鎂血症、低鈉血症等的立即處理。一旦確定驚厥不是由代謝紊亂引起,需用抗驚厥藥物。原則上選擇一種藥物,劑量要足,或兩種藥物交替使用。用藥期間經常監測藥物血濃度,用藥後密切觀察,以驚厥停止、安靜入睡、呼吸心律平穩、掌指彎曲有一定張力為度。
1.苯巴比妥控制新生兒驚厥首選。首次給以負荷量15~20mg/kg,肌內注射或靜脈緩慢注射。如驚厥仍未控制,可每隔10~15分鐘再給5mg/kg,直到驚厥停止,總量可達30mg/kg。驚厥控制後,12~24小時開始給予維持量,按每天5mg/kg,分兩次靜脈或肌內注射,每12小時1次,2~3天後改為口服維持。與安定合用時注意到對呼吸抑制。
2.安定為治療新生兒驚厥持續狀態的·首選藥物,劑量為每次0.3~0.5mg/kg,緩慢靜脈注射。此藥半衰期為15分鐘,通過血腦屏障快,消失也快,因此可於是15~20分鐘後重復使用,一日之內可應用3~4次。對難於控制的截了當驚厥可每天給3~12mg/kg連續性靜脈滴注。
b腦水腫的治療1.20%甘露醇每次0.25~0.5g/kg(1.25~2.5ml/kg),可6小時使用一次,靜脈注時或快速靜脈滴注,顱內壓的高低及意識狀態可作為是否需要重復給藥的指標。
2.腎上腺皮質激素早期應用有持續緩解腦水腫的作用,可減少甘露醇的重復使用。常用地塞米松,每次0.5~lmg/kg,每6~12小時1次,多在48小時內應用,48小時後根矚病情決定停用或減量。
3.控制液量因腦水腫致顱內高壓時,控制液體量每日60~80ml/kg,並根據電解質、血漿滲透壓及尿量、體重變化進行調整。
c恢復腦血管灌流量當收縮壓低於6.67kpa(50mmhg)時可給予靜脈滴注多巴胺(每分鐘3~5ug/kg)和多巴酚丁胺(每分鐘2.5~10ug/kg),開始時用小劑量,漸增大至高量。
d改進腦細胞代謝1.胞二磷膽鹼每日100~125mg,加入10%葡萄糖液100~150ml內,靜脈滴注,生後第2日開始,每日1次,直至症狀好轉或出院時。
2.腦活素每日1~2ml,靜脈或肌內注射,每日1次,7~10天為一療程,可用2~3療程。
3.其他可應用細胞色素c,atp、輔酶a等。
e高壓氧治療可用高壓氧艙全艙給氧法,每日治療1次,氧濃度為90%~100%,壓力為2kpa,每次2小時,視病情可連續進行5~10次,至臨床症狀及b超示腦水腫消失。有驚厥者,待抽搐停止、呼吸脈搏穩定後入艙,合並顱內出血則在病情穩定6小時後入艙。
(三)控制出血。
①維生索k1~5mg/次,肌內注射,每天1次,連續3天。
②輸新鮮血漿或全血,每日10~20mg/kg。維生素c、止血敏或6-氨基已酸。
![]() |
4道補鈣食譜幫寶寶補充鈣質
我國膳食構成主要是以含鈣成分低的谷類食物為主,同時蔬菜供應量較大,植酸、草酸及植物纖維等攝入量相應較多,影響鈣在腸道內的吸收,造成鈣攝入量不足。因此,對幼兒補鈣而言,更重要的是調整飲食結構,注意飲食多樣化,多食 |
![]() |
多喝番茄汁可緩解便秘
讓孩子乖乖把蔬菜吃下去可能比較費勁,這時把它搾成汁就好了。蔬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湖北省中醫院兒科劉曉鷹教授介紹,膳食纖維素就像海綿,對水、無機物等有吸附作用,能刺激腸道蠕動,縮短糞便在結腸的停留時間。 這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