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等機構協力推動的全民用藥安全社區教育宣演活動,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教育委員彭名炜教授列舉了兒童用藥的常見誤區。歸納專家的意見,兒童感冒用藥常見8大誤區。
誤區一:普通感冒、腹瀉時濫用抗菌藥(包括抗生素、磺胺類、喹諾酮類、抗結核藥、抗真菌藥)。9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抗菌藥無效。3萬名兒童由於不恰當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
誤區二:濫用退熱藥
一方面是退熱品種選擇錯誤。另一方面,一發熱就用退熱藥,其結果可能掩蓋了病情,降低抵抗力。超量或過長時間給孩子用藥特別是一些氨基糖甙類藥物和解熱鎮痛藥,使用不慎可導致兒童聽力、注意力和生長受影響。
誤區三:濫用抗感冒藥
不根據感冒症狀對症用藥和重復用藥。
誤區四:濫用中成藥
感冒不根據證候,千篇一律地用羚翹解毒丸、感冒清熱沖劑,有害無益。感冒按中醫理論,區分風寒、風熱、暑濕感冒,不同證候,應用不同中成藥。
誤區五:不適當配伍
有些藥物不能同時服用,比較常見的有阿司匹林與紅霉素等。
誤區六:小兒用成人藥
小兒生理與成人有諸多不同,對成人安全的藥物對兒童未必安全,有的甚至潛藏危險。另外“良藥苦口”大道理對小兒沒作用,因此選擇高依從藥物,才能讓小兒順利吃藥,確保療效。
誤區七:亂用飲料送藥
應以溫開水送服為宜。
誤區八:劑量不准確
市場上的很多藥物缺乏兒童劑型,處方藥說明書都只寫成“兒童酌減”或“12歲以下兒童服1/6”等,導致劑量不准確。
總結:小兒感冒,對症下藥是關鍵,選用組方精簡,能夠同時抗病毒抗炎症助消化味道佳的兒科專用中成藥物,輕松抗感冒,安全有效!例如健兒清解液,中醫兒科學教科書指定專門治療小兒風熱夾滯感冒中成藥。正確辨證,權威用藥,感冒不再煩惱!
![]() |
小兒吃過飽易引發腹瀉
過食性腹瀉是由於一次或長期超量喂食,造成嬰幼兒胃腸道負擔過重,以致食物在胃腸內消化吸收障礙而出現的腹瀉。 過食性腹瀉的原因,大多數是由於父母不懂喂養原則,過分溺愛孩子,養成了一哭就喂的習慣,讓嬰兒&ldquo |
![]() |
給半歲寶寶的飲食換新花樣兒
寶寶輔食制作原則 食材的選擇方面: 以新鮮為主。水果宜選擇橘子、柳丁、番茄、蘋果、香蕉、木瓜等皮殼較容易處理、農藥污染及病原感染機會少者。蛋、魚、肉、肝等要煮熟,以避免發生感染及引起寶寶的過敏反應。蔬菜類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