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咳嗽的小患者明顯增多。在接診過程中,佛山市中醫院臨床藥學室梁智明副主任藥師發現,多數家長都從藥店直接買鎮咳藥給孩子服用。其實,一般3歲以下患兒不主張使用鎮咳藥,1歲以下嬰兒基本不用。 這是因為,
專家指出,小兒一般不適合使用中樞性鎮咳藥,如咳必清、咳美芬等,嬰幼兒的呼吸系統發育尚不成熟,咳嗽反射較差,氣道管腔狹窄,血管豐富,纖毛運動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一咳嗽,便給予較強的止咳藥,咳嗽雖暫時得以停止
感冒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幼兒因機體免疫力低下,呼吸道黏膜嬌嫩,所以更易患感冒。而感冒通片粒小、有糖衣,容易下咽,又有較強的消炎、退熱、鎮痛等作用,且價格低廉,因此頗受幼兒家長的歡迎。 但是,近年來人們發
為了讓媽媽做好家庭保健,大病到醫院,小病自己看,本文將介紹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自我藥療,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使用非處方藥,也稱OTC藥品,在沒有醫生或其他醫務工作者指導的情況下治療輕微的疾病。 值得提醒的是
亂用藥是威脅兒童健康的焦點問題之一,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醫院已經開始規定:在一般情況下,只能給病兒使用5種低價、常用的抗菌藥,以減少孩子產生不良反應及耐藥性的可能。 這5種病兒限用的抗菌藥分別是:青霉素、法
孩子生病時,大家首先想到的應是去醫院診治。而有些家長嫌麻煩,就用自己有限的醫藥知識和家中現存的藥品給孩子治療。殊不知,這種行為具有很大的危險性。兒童處於特殊的生長階段,具有許多成人不具備或無須重視的特性,因此
寧夏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日前提醒,5類藥物兒童應慎用,其中包括阿司匹林、維生素A、速效感冒膠囊、補藥和抗生素。 慎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藥物對兒童感冒發熱有良好的解熱鎮痛作用,但是12歲以下的
我正在外面散步。一對抱著小孩的年輕夫婦攔住我,說:“聶主任,我們全家給您拜年了!”我一遲疑:“您好!可……你們是誰……”男青年說:“您不記得我們了?去年,我們的寶寶生病多虧您給治好了。”他從妻子懷中抱過寶寶來
從監利趕到協和醫院復查的13歲少年小偉,看著顯示正常的化驗單高興地跳了起來,旁邊的父母則流下了淚水。小偉曾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他沒有做骨髓移植,只是做化療,到現在已經3年了,每次復查都顯示正常。據悉,目前對於患
幼兒急疹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也叫嬰兒玫瑰疹,是由人疱疹病毒6型引起的一種嬰幼兒急性傳染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病,以冬春季多發。除了幼兒急疹,兒童常出現的出疹性疾病還有麻疹、猩紅熱、風疹、水痘等。幼兒急疹病後可獲得比
口瘡是小兒的常見病、多發病,祖國醫學認為小兒口瘡多由脾胃積熱、心火上升、虛火上浮等因素引起。 脾胃積熱型: 該型臨床表現為唇舌或頰內齒龈及腭處出現大小不等的黃白色潰爛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微突起,呈
最近天氣變化無常,小兒感冒也隨處可見。板藍根沖劑又成了藥店的搶手貨。常有人一旦看到周圍有人感冒,就每天喝兩袋以預防。其實,板藍根並不適合所有人,應合理服用。 板藍根性寒,味苦。具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之效,對
小兒腎病綜合征以原發性為多見,主要病變為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臨床常表現為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膽固醇血症、全身明顯凹陷性水腫及腎功能異常等一系列症狀。在治療過程中,多采用休息、營養、維持水電介質平衡
“我們承敏什麼時候能穿上露臍裝呢?” “這個……干嗎非要穿呢?” 每次給承敏洗澡,看見她凸出來的肚臍,我心裡就特別難受。而且不只我,老婆和奶奶看見了更是如此。 “以前在家接生的孩子也沒這樣啊,這在醫
思密達是一種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臨床常用於小兒腹瀉的治療。其實,思密達在針對小兒疾病的治療中用途還很多。 治療新生兒母乳性黃膽: 由於母乳中含有較高濃度的B-葡萄糖醛酸苷酶,此酶在腸道
水痘早期症狀很像感冒 “往年冬春,雖然也會接診到個別的水痘患兒,但自去年入冬以來,我們醫院接診過的水痘患兒比往常多了幾倍,至少有二三十例了。”專家提醒: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孩子發低燒、食欲
感冒咳嗽是孩子的常見病。不少家長喜歡買傷風止咳糖漿給孩子服用。傷風止咳糖漿也叫非那根傷風止咳糖漿,是臨床上較常用的一種止咳藥,有祛痰和抗過敏作用,可用於傷風感冒及過敏性支氣管炎,尤其適合夜間頻咳影響睡眠的患者
★預防方 金銀花6g,大青葉6g,綿茵陳15g,生苡仁10g,生甘草3g。水煎服,一日分兩次服用,連續5~7天。本方劑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化濕之功能,適用於易感人群預防。 以上為3~6歲劑量,3歲以內嬰幼
手足口病患兒如何護理? 如果不是重症患兒,一般無需住院觀察,可看門診後遵醫囑回家悉心護理。建議家長在護理過程中可遵循如下九大要點: 1、寶寶患病後應留在家中,直到熱退、皮疹消退及水疱結痂。一般需隔離2周
中醫藥防治手足口病有優勢,中醫藥越早介入防治,就越能有效預防手足口病,減少手足口病的並發症和病死率,提高療效。他就如何作好手足口病的中醫防治工作談了自己的看法。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