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營養食療 >> 奶水不足 乳媽媽怎辦?

奶水不足 乳媽媽怎辦?

  乳媽媽的乳汁量如果不足,就要采取下奶的方法使乳汁量增多。那麼,究竟有哪些下奶的好方法呢?

  乳媽媽的飲食起居要安排得當,不要過度勞累,睡眠應充足;飲食要富於營養,多喝些雞湯、魚湯、排骨湯、鲫魚湯或豬蹄湯;口服多種維生素;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中西藥物或針灸治療。每次哺乳時,讓寶寶充分吸吮一側乳房,再吸吮另一側乳房,直至自動放棄為止;下一次自後吸吮的那側乳房開始,這樣輪流交替吸吮雙側乳房,使雙側乳房得到同樣的刺激機會,這樣可以促進乳房多分泌乳汁。

  除此以外,針對不同的缺奶原因,乳媽媽也應采取不同對策:

  身體虛弱:用“通乳丹”

  產後奶少多因身體虛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因肝郁氣滯乳汁運行受阻所致。

  產後氣血虛弱表現為產後奶少,或全無,乳汁清稀,乳房柔軟,無脹痛感,面色光白少華,神疲食少,舌淡少苔。對此可在醫生指導下用具有補氣養血,佐以通乳作用的中成藥“通乳丹”,每次6克,日服2次,用豬蹄煮湯,或者雞湯送服。

  產後奶汁清稀量少,甚至全無奶汁,多因平素體虛或產後調養不好。乳媽媽面色比較蒼白,飲食減少,氣短無力,而乳房不脹不痛。應當采用補益氣血和增加營養的方法來催乳。將豬蹄1~2只炖爛吃蹄,並將湯與藥液混合同服。氣血虛弱不重者,也可單用通草10克與豬蹄同炖,吃蹄喝湯。還可用豬蹄1對炖爛,再加豆腐半斤、蔥白3根、米酒50毫升同煮食用。用紅糖、米酒煮豆腐食用,也有一定效果。肝郁氣滯:用“下乳湧泉散”

  產後肝郁氣滯的表現為乳汁分泌極少,或全無,伴有胸肋脹悶,乳房脹痛,心情抑郁不樂,或有低熱,舌苔薄黃。對此可在醫生指導下用具有疏肝解郁,通絡下乳作用的中成藥。

  脾虛無奶:健脾

  有的乳媽媽食欲不振,腹脹,大便清稀,則應配合使用健脾藥物,療效才好。一般可服用香砂六君子丸。還有的乳媽媽,氣血並不虛弱,而是由於氣血瘀滯引起奶少、乳房脹痛、胸悶脅痛、心窩飽脹、悶悶不樂、容易發脾氣,應采取行氣活血的辦法來通乳。

  乳媽媽也可以用下列方法幫助下奶:

  讓寶寶早早開始吸吮

  如果條件允許,寶寶剛一出生,就抱到懷裡讓寶寶吸吮乳媽媽的乳房。新生兒在出生後20到30分鐘之間,吸吮反射最為強烈。在出生後的第一個小時裡,大多數寶寶們都准備好了,甚至急於吃到媽媽的乳房。如果錯過了這個黃金時間,寶寶的吸吮反射在今後的一天半之內會有所減弱。早早地吸吮,對於寶寶和乳媽媽都有很多好處。吸吮幫助消除寶寶在分娩過程中承受的緊張,幫助寶寶適應新環境。吸吮有助於宮縮,有利於胎盤的娩出,減少母親產後出血,以利產後恢復。

  盡量和寶寶同室相處

  寶寶的吸吮,刺激乳媽媽體內催乳素和催產素的分泌,這兩種激素繼而敦促乳媽媽乳房內的腺體生產和分泌母乳。因此,頻繁的吸吮有助於乳汁的分泌。吸吮得越勤、吸吮的時間越長,乳汁分泌得越旺盛。最理想的情況是媽媽和寶寶呆在一起,隨時觀察寶寶的需求,只要寶寶一哭、或有吃奶的意思,就可以把寶寶抱到懷裡喂奶,不必定時定點地喂,而是按需喂養,這是母乳喂養的基本原則之一。喂奶的間隔時間是隨著乳汁成分的變化以及奶量的增加,由嬰兒自己決定的,不是由人為規定的。

  盡快掌握喂養技巧

  大多數乳媽媽和新生兒都需要學習成功母乳喂養的技巧:正確的哺乳姿勢和正確的含接乳房的方式。並且在一開始,母子倆要經過一番磨合,才能達到默契自如。沒有任何一對母子是在第一天就順利地建立起成功的母乳喂養關系。寶寶肯定是初出茅廬,盡管寶寶吸吮媽媽的乳房是一種天生的本能,但要學習如何適應媽媽的乳房,如何能夠正確地含接媽媽的乳房。而你也是初為人母,一點兒經驗都沒有的新手。你們倆都需要學習,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耐心,需要護士的指導和家人的幫助。一般采說,成功地產奶,需要3~7天的時間。你們娘倆的磨合,也需要7~10天左右。

  奶少或奶稀都堅持母乳喂養

  乳媽媽不要擔心寶寶得不到養分。首先,新生兒在頭幾天需要的量很少,他們小小的胃承受不了太多的食物。其次,即使你看不到有明顯的乳汁分泌出來,你的乳房其實也在分泌初乳,裡邊含有豐富的抗體和大量的免疫物質,是給寶寶的天然預防針,也是人類健康和智慧的精華。所以,一定要讓寶寶在出生後的頭兩天內多多地吸吮人類的初乳。

  拒絕奶瓶以保證吸吮頻率

  有些醫院為解脫醫護人員的負擔,常給新生兒喂葡萄糖水;有些父母或者老人急於平息寶寶的哭聲,給寶寶喂奶粉。這些都會破壞母親喂母乳的意願。添加物會滿足寶寶的胃口以及吸吮要求,使得寶寶更想睡覺,而不想吃媽媽的奶。吸吮母乳是一件比較費勁的運動,而吸吮奶嘴卻會很容易地吃到東西。一旦寶寶適應了奶嘴的輕而易舉,就不再願意用“吃奶勁”費力地去吸吮媽媽的乳房。吸吮頻率的減少、吸吮力量的降低、吸吮時間的短暫,都將導致乳汁分泌的不足,這種惡性循環,使母親總以為自己奶不足,從而失去了母乳喂養的信心。因此,奶瓶、奶粉是母乳喂養的大敵!

  如果在新生兒出現病理情況時,如新生兒脫水熱或低血糖等,醫生會借助媽媽的乳房,應用小吸管給寶寶添加糖水或奶粉,並鼓勵媽媽,讓寶寶頻繁地吸吮媽媽的乳房。最好不用奶瓶,而是用小勺、針管或小吸管。要給寶寶培養成習慣,就是必須經過吸吮的努力,才能得到媽媽的奶。心情愉快耐心等待

  在母子的供需關系達到默契之前,肯定會經歷一些困難與挫折。不要著急,不要氣餒,堅持下去。保持心情舒暢,對於成功母乳喂養至關重要。焦慮會妨礙乳汁的噴射,也就是說,即使你的乳房產生了乳汁,如果你太緊張、太不自信,乳汁就不會流出來(由於緊張可以使這種噴乳反射受到抑制)。所以,還是不要有太大的壓力,相信自己,人類在傳種接代的大自然中,哺育子代是人的本能,相信自己是會有足夠的乳汁哺育你的寶寶,這是人類自然的生理適應,你一定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高燒 家庭急救妙招

小兒高燒應多次少量喂水,以補充因脫水引起的血液循環不足,便於表皮毛細血管充盈,使體內的熱易於通過血循環散發。當熱退後汗多時,及時用干毛巾擦干,背部墊上干小毛巾以免風吹受涼。  發熱是人體對致病因子的一種全身性反

怎區分小兒肺炎與感冒?

肺炎是一種下呼吸道的炎症性疾病,多在感冒的基礎上發病。秋冬季節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期,所以父母一一定多加小心。  鑒別它們並不太難,可從“一測、二看、三聽”入手:  一測,是指測體溫。小兒肺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