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營養食療 >> 新手媽媽須知的嬰兒喂養雷區

新手媽媽須知的嬰兒喂養雷區

  榮升為新手媽媽後,你們是不是歡喜之中帶著焦慮呢?寶寶的胃腸道、腎髒等系統發育尚不成熟、非常嬌嫩,和大人的飲食結構截然不同,許多人都會向上一輩進行請教,也學到了不少“經典”的育兒技巧。但是,一些傳統習慣中存在許多喂養的誤區,對寶寶是有害無益,媽媽一定不能“瞎整”哦!下面一起來看看有哪些不科學的喂養方法。

  1、給寶寶喂黃連水或黃芩水

  民間傳統育兒經驗,給寶寶喂點黃連水可以預防新生兒黃疸。也有的老輩人會用筷子沾一點黃連水喂給寶寶,寓意“先苦後甜”。

  喂養誤區:黃連對預防新生兒黃疸的發生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新生兒黃疸是因為體內缺氧導致紅血球的缺失造成的,與體內溶血和肝功能有關,很多新生兒都會有,這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如果在正常范圍內是沒有關系的,也不用特別進行治療。黃連偏涼性,而且任何藥物都含有毒性,吃多了當然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寶寶太嬌嫩,腸胃發育還不完全,用藥的劑量也要掌握得十分准確,切忌不尋醫問藥擅自給寶寶吃藥,這樣只會害了寶寶。

  給寶寶喂黃連水沒有任何必要,也沒有任何益處,“預防新生兒黃疸”就像“先苦後甜”一樣,純屬胡扯。黃連、黃芩沒被人體吸收的話還可能危害寶寶的腸道,被吸收的話也會危害到寶寶肝髒腎髒,沒出事是運氣好,再說僅僅是“沒出事”有什麼可自豪的?

  2、給嬰兒喂蜂蜜

  有些老人會建議新手媽媽開奶前給寶寶喂些蜂蜜水,防止奶水分泌不及時餓著寶寶;還有的偏方建議如果寶寶便秘的話可以適當加點糖,喝蜂蜜水最好,因為蜂蜜潤腸通便而且營養豐富,是治療便秘的首選!

  喂養誤區:出生後若不能及時哺乳,或腹瀉、吐奶較為嚴重時,喂些糖水或糖鹽水是可取的,但喂蜂蜜水就是拿寶寶的生命冒險。美國科學家認為,世界各地的土壤和灰塵中,都有一種被稱為“肉毒桿菌”的細菌,而蜜蜂常常把帶菌的花粉和蜜帶回蜂箱,使蜂蜜受到肉毒桿菌的污染,極微量的肉毒桿菌毒素進入嬰兒未發育完善的腸道後,會使免疫力低下的新生寶寶中毒,其症狀與破傷風相似。一旦中毒,病死率較高。待寶寶長大後,腸道發育像成人一樣完善,肉毒桿菌芽孢引起中毒的可能性降低。世界衛生組織亦建議不要給1歲以內的寶寶喂蜂蜜。

  蜂蜜雖好卻不適合1歲內的小寶寶食用。雖然媽媽想要給寶寶提供一切世上一切最好的東西,但是在“給”之前還是要好好咨詢專家意見,特別是食物,可不能什麼大補的“好東西”都塞給寶寶啊!

  3、給嬰兒喂涼茶

  廣東地區給寶寶喂涼茶的情況十分常見,老人們在寶寶出生前就已經交代好寶媽:孩子出生後就得給他喝涼茶,而且要一直喝,免得以後上火!涼茶有益,對寶寶成長也有好處!

  喂養誤區:香港大學做了一個為期10年的調查發現,嬰兒喝涼茶會導致黃疸偏高,易得膽紅素腦病,導致腦運動發育不好。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嬰兒不宜服用涼茶。因為中藥大黃味苦、性寒、有導瀉的功效,而且還含蒽醌衍生物,服後在腸內逐漸分解產生蒽酮及蒽酮甙刺激大腸,促進大腸蠕動過度而導致腹瀉。

  涼茶對成年人是否有益尚且存疑,喂寶寶真是手賤。涼茶中復雜的中藥成分很難讓人相信它對寶寶是無害的。再說,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涼茶對寶寶有啥益處,或者能解決啥問題,你吃它作甚?

  4、給4個月以內的寶寶喂米粥、米湯、米糕等

  有一些父母,總覺得米飯的營養價值高,寶寶不到4個月就給喂米糊,有的甚至才1個月大就開始喂米湯了!

  喂養誤區:米湯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一般100ml米湯中含有10克左右的糖,如果用米湯喂養嬰兒,僅滿足了嬰兒能量的需要,而其他方面的營養如蛋白質、脂肪供給不足,這將影響嬰兒的正常生長、發育,最終導致營養不良等疾病。

  4個月內的嬰兒,消化道澱粉酶分泌少,過早喂米糊,會導致吸收不好,出現腹瀉、便秘、嘔吐等胃腸道反應,早期喂吃米糊是否促進澱粉酶的分泌?還沒有結論,最好還是要等孩子6個月以後喂吃米糊等澱粉類食物,慢慢加量。

  這分明是挑戰哺乳動物的底限。小嬰兒幾乎不能消化澱粉(米粥、米湯、米糕的主要成分),不但吃了也白吃,還會干擾其他奶類的攝入和吸收。這種做法真是手賤賤,心空空啊。

  5、烹制輔食放鹽

  寶寶可以添加輔食了,父母在烹制輔食時喜歡按自己的口味放些調味品,要不然沒味道的食物誰愛吃?老人家也說,不吃鹽會讓寶寶沒力氣,導致說話晚。言之鑿鑿,該不該信呢?

  喂養誤區:中國營養學會對6個月以內的嬰兒鈉的推薦量是200毫克,完全換算成食鹽才0.5克,而食物中其他成分也含有一定量的鈉。父母對6個月內的寶寶沒必要添加輔食,6個月後的輔食也沒必要添加食鹽,以清淡飲食為主,讓寶寶從小就開始低鹽飲食。如果以自己的標准來衡量飯菜的鹹淡,又會步入誤區,只要每天給寶寶1-2次添加鹽的輔食即可。

  到寶寶1歲左右開始可以添加一點鹽和其它調味品,因為那時寶寶也開始注重口味了,身體也有代謝額外鹽分的能力了。媽媽應該通過提高廚藝來讓輔食更可口,而不是添加調料。

  不吃鹽會讓寶寶沒力氣,這純屬胡說八道。鹽對寶寶並無益處,還破壞其正常味覺,易養成日後高鹽飲食的不良習慣。《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議,烹制嬰兒輔食時不要加鹽,不加調味品,少放糖。但烹制輔食時應使用植物油,每天大約5-10克。

  6、寶寶感冒發燒時喂粥

  寶寶半歲以後,容易感冒發燒。一些地方的傳統育兒觀念認為寶寶,寶寶生病要戒口,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70%-80%的父母只給寶寶吃一點點白粥。大魚大肉還是病好了再吃吧!

  喂養誤區:發熱時,人體消耗比較多,身體處在高代謝狀態,如果不補充足夠的營養和熱量,抵抗疾病的能力減弱,病更不容易好。建議父母喂一些營養價值高、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母乳、配方奶、營養粥、水果汁等。

  嬰兒出現腹瀉,如果是病毒感染,如輪狀病毒、病毒性腸炎,乳類、奶汁要適當限制,可以給一些豆制品、米粉類食物給孩子吃;如果是長時間腹瀉,找不到原因,一般性治療無效,但不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往往是生理性腹瀉,絕大多數發生在母乳喂養的孩子,可以添加一些輔食,如米粉、菜湯、菜泥、蛋羹等,症狀會逐漸得到改善。

  吐槽:寶寶生病本來身體就處於較弱的狀態,這時候還不給寶寶補充營養,用這麼清淡的飲食對付,寶寶怎麼能打敗病菌侵襲呢?

  家裡多了寶寶,對於新手爸媽來說難度不小,因為對照顧寶寶完全是“門外漢”,不過這時就更需要小心謹慎,掌握一些科學的理念和方法來喂養寶寶,不要盲目相信經驗,以免闖入誤區,反而傷了寶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打盹多長時間不影響智力

智力發育  當寶寶進行看圖、認物、學語、游戲等智力活動時,這些活動的效率高低取決於大腦皮質有關區域是否處於適當的興奮狀態。若是寶寶睡眠不足,大腦就會感到疲勞而處於抑制狀態,需要獲得休息,在這種情況下寶寶怎能聚精

防夏季感冒可用桑葉泡水

桑葉味苦甘性寒,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功效,一種藥物兼有清、潤兩種功效。可以選用干桑葉30克泡水,每日一次,也可以與梨皮、杏仁共煮,熬成湯當作茶喝,既可防治感冒,又能養生。  針對因燥熱傷肺所致的咽喉疼痛、咳嗽、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