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濕氣太重,寶寶很容易就會昏昏欲睡,精神不振,也很容易患腸胃不適、皮膚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所以,排毒祛濕是春季寶寶護理的一大工程。
四招教你測試寶寶體內濕氣
第一招:起床時看寶寶精神狀態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看到寶寶特別疲勞,睡不醒,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可以肯定是體內有濕了。
第二招:如廁時看大便
寶寶如廁後,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淨。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淨,也說明體內有濕了。
另外,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淨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第三招:看寶寶舌苔顏色。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寶寶的身體狀況的。平時幫寶寶清潔口腔時可以細細觀察寶寶的舌頭,看看舌苔的顏色和厚度。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干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第四招:寶寶的食欲下降,胃口不好。
從中醫角度來說,春天濕氣重導致脾胃退行,因此,人都會感到胃口不好、食欲不振。面條、米飯、稀飯換著喂,小朋友都不願進食。
祛濕從何入手?
1、常通風,多抽濕。
祛外濕,不要久居潮濕之地,盡量不要到外面潮濕的地方勞作。濕氣大、陰雨天時不要常開窗,但最好仍保持通風。注意室內的抽風和抽濕。即使衣服難干也不要勉強穿不干的衣服。注意保暖,不要受涼。
2、多運動,排濕邪。
通過運動推動體內濕氣運行,達到化濕的效果。因為小孩喜歡跳來跳去,出汗機會多,對排濕作用大。
3、要少吃冷甜食。
預防濕症要從生活習慣的改變開始,在飲食上,兒童要少吃冷食、甜食,少飲酒,少吃油膩食品,多吃溫熱的食物,減少濕病之源;大人在做菜的時候,可以適當放些姜片,姜是溫性食物,有祛寒化痰的功效;也可以適當吃些佛手瓜、木瓜、冬瓜、苦瓜、紅小豆類食物,對預防濕症有很大幫助。
4、少吃蝦、蟹等濕滯的海鮮。
脾胃濕則容易引起過敏,濕困脾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蝦、蟹等濕滯的海鮮,此時應適當少吃,況且這些高蛋白食物難消化,過多進食也會增加脾胃負擔。
5、注意飲食衛生。
潮濕悶熱的天氣容易滋生細菌,要注意兒童平時的飲食衛生,不吃霉變食物;水果要洗淨、消毒後食用,對於楊梅、桃子等時令鮮果要適量取食,不要暴食,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多吃健脾胃、祛濕食物,適當溫補,讓濕氣隨大小便外排。
![]() |
飲食治療小兒氣管炎怎麼樣?
飲食治療小兒氣管炎怎麼樣?效果如何呢?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治療小兒氣管炎的方法已經越來越多,飲食治療方法就是其中的一種,那麼飲食治療小兒氣管炎的方法怎麼樣呢? 飲食治療小兒氣管炎怎麼樣?效果如何呢?由於遺傳, |
![]() |
營養不在湯裡,別只給寶寶喝湯
認為營養都在湯裡,給寶寶光喝湯 有的家長認為湯水的營養豐富,因此只給寶寶喝菜湯、肉湯、魚湯,甚至用湯來泡飯。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並沒有把最好的給寶寶吃。因為,湯裡的營養只有5%-10%,更多的營養都在肉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