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6個月了,最近食欲變得很差,本來每次能喝180CC奶,現在100CC都不到,只有想睡覺的時候,才能勉強喝一些。但寶寶的活動能力卻很正常,也沒有生病的症狀,難道要減肥嗎?
其實,是寶寶厭奶了!看著寶寶對著奶瓶SAY“NO”的表情,真是擔心死了,這樣下去可怎麼得了!
尋找厭奶原因
1。生理因素
父母可依生長曲線圖,評估寶寶的生長情形,若沒有偏離該有的成長曲線,那麼就屬於“生理厭奶期”,大可順其自然,不必擔心。假如寶寶奶量銳減或出現嘔吐現象,同時伴有臉色不好、活力減退、煩躁不安等症狀,那就應該屬於“病理性厭奶期”,需要及時就醫,及時治療。
2。心理因素
每天喝的都是同一種食物,加上各種各樣輔食的誘惑,寶寶很可能對喝奶產生厭倦,這也是寶寶在提醒父母,我要吃更多好吃的!
辨別厭奶期
父母可以根據寶寶每天所喝的奶量來判斷,如果低於所需的奶量,而且沒有生病發燒,那麼寶寶可能已經進入厭奶期。
一般來說,計算奶量的公式可以以寶寶的體重和每天的餐次來計算:
體重×(120—150)毫升÷餐次/(天)=一餐的奶量
應對厭奶寶寶
寶寶厭奶原因各有不同,父母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點來幫助緩解厭奶症狀。
1。身體不舒服(例如在長牙、打預防針、生病等)
方法:如果是長牙,可用較大孔洞奶嘴喝奶,減少吸吮時造成的疼痛。或把奶粉與麥片、米粉等其他食物調成奶糊,用湯匙喂食。
2。貪玩,喝奶不專心
方法:營造進食環境,讓寶寶在安靜、不被干擾的場所專心吃奶。
3。 希望嘗試新口味
方法:不要強迫喂奶,因為寶寶可能會產生抗拒心理。提供多樣化的輔食,變換不同口味,而且還可嘗試轉換口感較好且不含蔗糖的6個月以上較大寶寶食用的專用奶粉。
4。 一成不變的喂養方式
方法:采用隨性的方式,等寶寶想吃的時候再吃。通過游戲消耗寶寶的體力,例如按摩、肢體活動等,當他精力耗盡、感到饑餓時,進食的狀況也會獲得改善。
5。奶嘴洞太大或太小
方法:將奶瓶倒過來,檢查一下奶水是否能從奶嘴洞中順利流出,最佳的速度是1秒1滴,滴不出來或滴得太快,對寶寶的吸吮都很不利。
6。喂養者心情煩躁
方法:媽媽的心情和壓力會直接傳達給寶寶,當媽媽強迫寶寶喝奶時,他都能感受得到,因而產生抗拒心理。
TIP:
當寶寶厭奶超過2個月以上,體重、身高發育不良時,可補充寶寶專用維他命,或請教醫生,是否使用開胃藥調整腸胃功能,增進食欲。
![]() |
治療寶寶咳嗽四大的誤區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家長喜歡利用自己的“常識”治療小兒咳嗽,殊不知這些“常識”也有可能是錯誤的。專家指出,家長在診斷、治療兒童咳嗽時,應警惕以下四大誤區: 誤區一 |
![]() |
兒童口吃的原因有哪些?
1遺傳因素:口吃患者家族發病率可達36%~55%。故有人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可能為單基因遺傳。也有人發現口吃患者及親屬中左利手多見。認為口吃與大腦優勢側有關。 2軀體因素:較多兒童圍產期或嬰幼兒期曾受到有害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