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7個“三九貼”的炙熱問題

7個“三九貼”的炙熱問題

  Q1 三伏、三九貼敷膏藥是什麼原理?

  三伏、三九穴位貼敷是依據中醫“天人相應”理論,順應四時氣候特點的一種“內病外治”的傳統療法。中醫把慢性咳嗽、哮喘等冬季多發的疾病稱為“冬病”,多以陽氣虧虛、氣血失和、陰陽失衡為其病機變化。因此要以調和氣血,平衡陰陽來防治“冬病”。

  中醫認為,人與自然是和諧統一的整體,在疾病的調治過程中,將平衡人體陰陽與四季氣候的特點有機結合,會有事半功倍之效。春夏養陽,三伏最佳,從立春後天氣漸暖,自然界陽氣漸長,至“三伏”天為極盛階段,陽虛之人,此時養陽可得天助,這是冬病夏治中藥敷貼的理論基礎。即時選用具有溫經通絡、益氣助陽的藥物,進行中藥穴位貼敷治療,發揮藥物最佳效果,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發病的目的。 冬季天氣寒冷,寒邪極盛,“冬病”患者陽氣更顯不足,寒邪最易乘虛襲人,引發疾病,因此選在“三九”時節再行穴位貼敷,扶正祛邪,調補陰陽,不僅能夠幫助人體抵抗外邪,預防疾病,而且也會對夏天三伏貼的療效起到加強和鞏固的作用。

  Q2 哪些病可以用貼敷來治療和預防?

  孩子和成人的過敏性鼻炎、咳喘、反復感冒、慢性咳嗽、體虛易感冒、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疾病,都可以通過貼敷三伏貼、三九貼來治療和預防。

  Q3 三伏貼沒有貼,三九貼還能貼嗎?

  可以。即使夏天沒有貼三伏貼,冬天仍然可以貼三九貼。貼敷治療是三年一個療程,一年中的夏天三伏貼和冬天三九貼是一個小的周期。雖然醫生建議最好三年內的每個三伏天和三九天都要按時貼。但如果有特殊情況,比如夏天沒趕上貼敷,或中間有一兩次沒有貼也沒關系,雖然中間有間隔會對療效有一定影響,但並不影響下一次的貼敷;也不是說以前貼的就沒有效了。不過,沒有特殊情況最好能堅持下來,這樣療效更明顯些。

  Q4 什麼人、什麼情況下不能貼敷?

  急性呼吸道感染、發燒期間不能貼敷;皮膚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有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以及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損的,都不適宜貼敷。另外,2歲以下的孩子,孕婦,對膠布過敏者要慎用。

  Q5 可以自己買膏藥在家給孩子貼嗎?

  目前可以買到現成的貼敷膏藥,這類藥主要作用是溫經通絡,化痰平喘等,作用相對平緩。而一些很早就開始用敷貼治療的中醫院或中西醫結合的醫院,大都使用自己研制的敷貼,醫生會根據不同疾病選擇不同的藥,在不同的穴位貼,正所謂“辯證選藥,辯病選穴”。所以,有條件的話,家長最好帶孩子到醫院去,請醫生根據孩子的情況來貼。如果想自己在家給孩子貼,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按照說明書的要求並對照穴位圖來貼。

  Q6 貼藥的日期、時間長短有什麼講究?

  不管是三九貼還是三伏貼,每一九或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最佳貼敷時機,因此最好按時貼敷。一般貼敷時間小兒0。5 ~ 2 小時,成人為2 ~ 4 個小時,根據病人個體差異也可適當調整延長,如果貼敷部位出現癢、疼,可以減少貼敷時間。

  Q7 與內服藥相比,貼藥有哪些好處?

  穴位貼敷療法與內服藥相比,具有方便價廉、安全有效、無痛苦及不良反應小的優點,所以老少患者皆易接受。

  特別提醒:

  ● 貼敷是一個漸漸起效的過程,需要堅持貼才能起到作用,不要期望一帖藥下去馬上就好。

  ● 貼敷前最好先給孩子洗個澡,貼敷期間要保證孩子睡眠充足。

  貼敷部位有微熱感或微癢是正常的,不需要處理。如果出現明顯的紅、腫、痛及瘙癢,就要及時揭掉藥膏,避免抓撓。如果敷貼部位局部有水泡時,應到醫院皮膚科,在醫生指導下治療,不要自己處理,以防感染。

  ● 因為貼敷時間比較集中,醫院會出現人多擁擠的情況,所以,最好提前咨詢好,看醫院是否能提前預約掛號,提前辦完手續,到時候直接帶著孩子去貼,就不用當天排長隊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氣管異物怎麼總發生在孩子身上

為什麼小兒容易發生氣管異物呢?這是因為:①小兒正處於發育期階段,其大腦機能比較低下,不能統管全身,咽喉的防御保護機能也不健全,極易使異物誤入氣管。②小兒的咀嚼機能不完善,較硬的食物不能被嚼碎,容易被吸入氣管。③

護理小兒肺炎的飲食營養有哪些

根據患兒的年齡特點給以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吃奶的患兒應以乳類為主,可適當喝點水。牛奶可適當加點水兌稀一點,每次喂少些,增加喂的次數。若發生嗆奶要及時清除鼻孔內的乳汁。年齡大一點能吃飯的患兒,可吃營養豐富、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