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少兒的4個“特種病”

少兒的4個“特種病”

  少兒在生長發育期間,會出現幾種奇怪的"特種病",醫學專家稱其為生長發育性"疾病",稱為"疾病"是因為有明顯的症狀,但是這種"疾病"不需要治療,經過一段時間後,"症狀"可以自然消失。下面就談談這些"疾病"的特點,

  排尿次數多

  男孩子發生率較女孩子高,表現為白天排尿次數多,每次尿量少,十幾分鐘就小便一次,有時一天能有二三十次,而晚上只有一二次。有些孩子甚至每當下蹲玩耍時,幾乎都有排尿行為,但當分散其注意力時,則排尿次數明顯減少。這些孩子無口渴、多飲、尿痛現象,尿檢也是正常的。尿頻症發生是由於小兒大腦皮層的發育尚未完善,對初級排尿中樞的抑制能力較弱,出現尿頻症狀;尿頻症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緩解,如果排尿過於頻繁,可以口服谷維素、維生素B1、維生素B6、阿托品或麻黃鹼3~5天,小便次數會明顯減少或症狀完全消失。

  尿發白

  兒童尿似淘米水或牛奶樣,沒有任何其他不適,吃飯、睡覺、玩耍像往常一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兒童時期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新陳代謝特別旺盛,喝水少又出汗多,加上喜歡含草酸鹽或碳酸鹽的食物和飲料,使尿中這類鹽的含量增多,這些鹽類在鹼性或中性尿液中易沉澱,致使尿色發白,在寒冷氣候下,這些鹽類遇冷迅速凝固,沉析在尿中,使尿液混濁發白。當孩子出現這種現象時,不必驚慌,也不必進行治療,通過改變飲食,這些現象就會自然消失。但是務必排除泌尿系感染、腎病引起的蛋白尿等疾病。為慎重期間,最好還是請醫生看一看。

  生長痛

  兒童的發生率約為5%左右,發生部位在小腿、膝關節上下的骨骼或肌肉,偶爾在足部或大腿處,大多是單側肢體,也可以兩側肢體同時或交替出現;疼痛一般在晚上出現,嚴重者入睡後會突然疼醒,但是到了白天又活蹦亂跳;表現特點是反復發作,無規律,疼痛來的突然,消失得也快,孩子不能夠指出疼痛的具體部位。生長痛一般認為是因為兒童生長發育速度較快,骨骼的增長與肌肉及肌腱的增長不同步,骨骼在增長時,附著於骨骼上的肌肉被牽拉,傳到痛覺神經而產生疼痛的感覺,尤其是下肢,血液循環十分發達,新陳代謝旺盛,致使骨骼處的血管網經常處於輕度充血狀態,出現膝關節及下肢的脹痛。另外,白天劇烈運動時,附著於骨骼的肌肉、韌帶組織受到牽拉,也會出現疼痛的感覺。還有,劇烈運動時體內代謝物質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乳酸等代謝物質過多地在體內堆積,從而刺激局部肌肉而引起的疼痛。生長痛是兒童生長發育時期的一種生理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疼痛發作次數會逐漸減少、減輕,最後消失,不需要特別治療。

  胃腸生長痛

  多見於3~12歲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其特點是反復發作,每次疼痛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10分鐘,疼痛發作次數因人而異,有的每天數次,有的每小時數次;疼痛部位以臍周為主,其次是上腹部;疼痛無規律,程度也不一樣,輕則腹部不適,重則痙攣樣痛,並伴有面色發青或發白,疼痛難忍,甚至惡心嘔吐,肚子內還可聽到"咕噜咕噜"的聲音;通常情況下,疼痛緩解快,緩解後兒童的精神、飲食和玩耍恢復常態。胃腸生長痛是由於兒童生長發育快,機體的血液供給發生一時性的不足,腸道暫時處於缺血狀態,產生痙攣性收縮,引起疼痛。胃腸生長痛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無需治療。疼痛時在腹部放熱水袋熱敷,按揉足三裡穴,或順時針輕輕按揉腹部,可以緩解或減輕疼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扁平足潛在危害大

不少寶寶有扁平足的狀況,這樣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家長們應當特別注意。  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扁平足?  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地上撒上一層面粉,讓寶寶踩上去,再看踩過面粉的腳底,一般來說,正常的腳足內緣不應觸地

要想孩子長得高,合理的飲食習慣不可少

合理的飲食習慣是長高個兒的秘訣  1、細嚼慢咽  快吃食物會給胃增加負擔,導致消化吸收障礙,甚至引起胃腸疾病。  2、適當補鈣  為了促進鈣的吸收,還要避免鈣制品與碳酸飲料同時飲用。因為碳酸飲料中磷的含量過高,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