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新認識:綜合指數看便秘
提到便秘,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久沒有大便了”,事實上除了大便次數,包括大便質地的軟硬、排便時用力程度、疼痛與否等,都可以判斷是否便秘。
寶貝到了4歲左右,就和大人差不多,每天排便1至3次,都算是正常。所以,大便質地的軟硬、排便用力程度、疼痛與否等等,就遠比排便次數重要。媽咪平日要多注意寶貝的排便狀況,並實時進行改善。
及時治療,避免發展成慢性便秘
對於急性便秘,只要多攝取水分與纖維素就可以矯正。當媽咪發現寶貝有不敢大便、大便疼痛、出血等狀況時,就可能是已經便秘了一段時間,此時應該前往醫院治療,可以借助一些藥物使腸內大便清除干淨,直到寶貝不再有忍便的行為時,才有機會進入良性循環,否則,通常治療前的病程拖得越久,治療所需時間也越久,復發率也會偏高,如果發展成為慢性便秘,會影響寶貝的生長發育。
便秘本身並不是疾病而是種症狀,除了少數是源於器質性病變外,大部分都屬於功能性便秘,80%-90%的兒童便秘都屬於功能性便秘。
![]() |
如何減輕寶寶出牙期不適感?
牙齒從敏感的牙龈黏膜鑽出時,非常疼痛,寶寶出牙期的症狀常常包括易發脾氣、流口水、咬東西、哭鬧、牙龈紅腫、食欲下降和難以入睡。此外,一些寶寶還會因為唾液性質和數量產生變化而導致胃腸反應,引發嘔吐和 |
![]() |
4種情況千萬別給寶寶打疫苗
什麼是預防接種? 所謂疫苗接種就是將減低毒性的細菌、病毒制成菌苗或疫苗,通過注射、劃痕、口服等不同方法接種到寶寶體內,使寶寶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當寶寶再次接觸到這些病毒細菌的時候,體內的抗體就會發生作用,來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