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寶寶膚色如何辨病?

寶寶膚色如何辨病?

  

  約有70~80%的新生兒在出生後三四天開始出現皮膚和眼白發黃,並在兩三天內加深,持續一周後消退,這是生理性黃疸。這種黃疸顏色淺,不累及四肢。如果黃疸出現過早(如出生後一兩天)或者黃疸加深得快,涉及到四肢(呈金黃色、手心、足心都發黃),或生理性黃疸超過一周不退,或退後又出現,便提示有患病可能。新生溶血症、新生兒肝炎、先天性膽管閉鎖、先天性遺傳性高膽紅質血症、新生兒感染敗血症等都會有這種先兆,應盡快送醫院診治。

  紅色:

  剛降生人間的嬰兒,皮膚都較紅,一周後變成粉紅色。如果此時皮膚(尤其口唇、指甲)顏色仍很深,甚至呈紫紅色,這就說明血液中紅細胞過多,血液過濃,血液粘稠度較大,會影響血液的流暢,甚至可凝固而堵塞血管,必須去醫院化驗血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量。引起血液過濃的可能性有兩個:一是分娩時胎盤血過多地進入胎兒體內;另一種情況發生在雙胞胎身上,由於一個胎兒的血通過胎盤輸送給另一個胎兒,結果,一個嬰兒血液過濃,另一個則貧血。這是分配不均之故。

  青紫色:

  如果新生兒的皮膚或粘膜出現紫色,說明缺氧,是血液中氧氣不足,使較多的血紅蛋白未能與氧結合,從而出現青紫。引起青紫的疾病常見的有呼吸道疾病、先天性心髒病(如法樂氏四聯症、大血管錯位、左心或右心發育不良等)以及受到化學或毒物影響等,均可引起青紫。

  蒼白色:

  面色蒼白無華,是貧血的表現。貧血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前者是胎兒在分娩前,胎血就胎盤輸給母體,或雙胎中血液分布不均勻,多者,血液過濃;少者,便致貧血。後者是指後天獲得的貧血。例如母嬰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兒溶血症;新生兒凝血功能差,分娩時產傷導致失血而引起貧血;新生兒全身性疾病,如敗血症引起消化道出血而致貧血;內出血,如顱內出血、肝脾破裂出血造成急性貧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發熱都要用退熱藥嗎?

  正常小兒腋下體溫

肺炎疫苗最好在半歲前打

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共同發起、惠氏公司贊助的我國首部《兒童肺炎球菌疾病防治指南》編撰工作在京啟動。啟動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指出,肺炎球菌疾病已成為我國5歲以下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