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謹防兒童急性中毒

謹防兒童急性中毒

  張大媽3歲大的胖孫子,活波可愛,調皮好動,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這天上午,張大媽坐在家門口跟鄰居聊天,小孫子在一旁和幾個小伙伴玩耍,過一會兒,小孫子自己跑回了屋裡。

  突然,大媽聽到屋裡傳來孫子帶哭腔的喊聲:“奶奶,苦!”老太太趕緊跑進屋裡一看,孩子喝了洗滌液!原來,孩子的媽媽將裝滿洗滌液的礦泉水瓶放在桌子上,就匆匆上班了。小孫子在外面玩得口渴了,跑回家見桌子上有瓶礦泉水,拿起來就往肚子裡灌,感到不對味時,已是近半瓶洗滌液下肚。

  生活環境為毒源  嬰幼兒活動范圍小,發生中毒與生活環境密切相關,主要是居室內外,小兒能夠自行接觸到的,如食物、藥品、有毒植物、家用消毒劑、殺蟲劑等。在以往小兒急性中毒病例中,以動、植物性中毒居多;現在,隨著大量化學類生活用品進入家庭生活,則以化學類物質中毒居多。

  小兒發生急性中毒,多為誤食誤觸所致。小兒會走,求知欲強,好奇心重,好動,對新鮮的東西格外感興趣,願意用手觸摸或抓來品嘗,尤喜糖丸型物品。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不能辨別是否有毒,增大了中毒的機率。另外,家長、保育人員的疏忽,醫護人員的粗心大意等,都會增加小兒意外急性中毒的危險。

  家庭預防是關鍵  1 平時要把有毒的物品放置高處,嚴格保管,能上鎖的盡量上鎖。

  2 家裡存放的常用藥品,要放在小兒看不到拿不到的地方。

  3 家裡不宜用食品袋、空罐頭瓶等食用容器裝有毒物,以防小兒誤食。

  4 給小兒喂藥嚴格按照劑量,拿不准藥品名稱、劑量的絕對不喂,未驗證的偏方絕對不用。小兒身體發育不全,耐受力差,千萬別把弦子當試驗田,出了問題,悔之晚矣。

  5 要經常教育小孩,提高孩子識毒、防毒的能力,不吃衛生不健康的食品,不摸、不嘗不明物,遠離毒品。  立即催吐以救急

  小兒中毒的特點是症狀比成人重。一旦發現小兒誤食有毒物品,立即催吐是最簡單的應急辦法,可以減少毒物吸收。家長可用筷子、湯勺柄、手指等物伸入孩子口腔咽喉部攪動,刺激其嘔吐。做這些動作時,一定要讓孩子俯臥,頭向下,臀抬高,防止嘔吐物嗆入氣管,吸入肺部;催吐後再送醫院救治。

  若孩子已意識不清或有心髒病等嚴重疾病,則不宜催吐,應盡快送醫院搶救;若小兒因接觸性中毒,可先用清水沖洗中毒部位皮膚,然後送往醫院;若因吸入性中毒,家長自救方法較少,應在第一時間將孩子送醫院搶救。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患便秘 熱與寒均有可能

小兒便秘是小兒常見病之一,幾乎每個寶寶都會和小兒便秘不期而遇,盡管小兒便秘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卻常使家長茫然不知所措。談及便秘,很多人第一時間聯想到上火、體內有熱,其實現在有很多小兒的便秘與過食寒涼有關。  嗜

三歲看老 自控力要在孩子三歲之前培養

有求必應父母被孩子控制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劉淑清告訴記者,她對這條新聞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個13歲的小女孩已經緊緊地控制住了自己的父母。  “這樣的孩子肯定是從小在家有求必應、說一不二的。&rdqu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