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上一年級的瑩瑩,一個月前因皮膚上出現很多出血點,住院治療已經完全恢復正常,但是,當她七歲生日時中午吃了荷包雞蛋、油蝦片等好吃的東西後,第二天上午,她的皮膚上突然又出現了紫紅色的小血點 ,並感到一陣陣的腹痛 ,還拉了一次黑顏色的大便,當奶奶把她送到醫院急診室經醫生檢查診斷後,才知道是因為食物過敏性紫癜復發,還並發了消化道出血。
為什麼兒童容易對食物發生過敏呢 ?原來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消化系統和自身免疫功能都尚未發育完善,特別是腸壁的通透性較高,有些食物中的異性蛋白質和其它小分子過敏物質容易通過腸壁直接進入血液,形成一種“抗原”物質,因兒童的免疫功能較差,其抗原與體內抗體發生異常免疫反應,產生另一種叫“免疫復合物”的物質。
此外,過敏原刺激肥大細胞還釋放出一種“組織胺”的化學介質 ,這些物質隨血液循環作用於皮膚和支氣管、胃腸粘膜等處的毛細血管,使其擴張,通透性增加,血漿從血管中滲出,從而出現荨麻疹、濕疹、紫癜、血管性水腫等皮膚過敏的症狀,同時因為致敏物質還可引起支氣管和胃腸道平滑肌痙攣,尚可出現咳嗽、氣喘、腹痛、腹瀉甚至消化道出血現象。
能引起兒童過敏反應的食物很多,最常見的是魚蝦、蛋類、豆類、牛奶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其次是鱿魚、海參、黃鳝、螃蟹等海鮮類食物 ;另外,巧克力、各種飲料、香槟、啤酒、冰糕等也可成為兒童過敏反應的食物。據調查,在患濕疹的兒童中,對蛋類產生過敏感應的70%,國外調查,小兒牛奶過敏者約在0.3%~ 0.7%之間,在人工喂養的嬰兒中發生濕疹者竟達75%左右。
為了避免食物過敏症的發生,家長應注意多找出孩子過敏的食物,可疑的食物應該禁用。使用牛羊奶的,加熱煮沸時間要長一些,以減少過敏反應發生。
![]() |
研究發現兒童五歲或出現情緒性飲食症狀
在成年人當中,情緒性飲食並不少見,但此次研究發現,這種行為竟在人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一個討論肥胖問題的會議中提到,在家受責罵、被別人欺負或是生病都會促使小孩去吃不健康的甜食。 比利時的研究人員向300名5到 |
![]() |
休完產假怎樣繼續母乳喂養
我是一位准媽媽,不知以後是采用母乳喂養還是用配方奶喂養孩子好?聽媽媽們說4個月後給孩子搭配方奶粉十分困難,孩子大哭不吃奶粉。想當初還不如直接喂配方奶粉呢!我真不知該如何選擇? 答:首先我恭喜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