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游玩後,臉上出現紅斑、總是流淚、不停地打噴嚏;家裡換了新窗簾或新地毯,原本偃旗息鼓的哮喘重新發作;無論喝母乳還是配方奶,嬰兒濕疹(奶癬)始終在全身“茁壯成長”;水產海鮮吃完後,奇癢難忍的風疹塊會在第一時間向所有人透露飲食喜好。這些過敏性疾病經常發生在你我身上和周圍,患病率的迅速增高已達到某種流行病的程度。
過敏性疾病是多種疾病的總稱,主要包括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紫癜、荨麻疹、濕疹、過敏性結膜炎乃至過敏性休克等。
這些疾病的增多首先與長期、持續的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過敏發生於任何年齡,並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受累的器官和組織多,可累及皮膚、胃腸道、呼吸道、雙眼等等。並發症也多,尤其是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咽炎是難治性腎炎、血小板減少症等疾病反復發作和加重的重要誘因之一。由於疾病控制不佳,使個人、家庭、社會都不堪重負。
防治過敏性疾病的關鍵首先是避開過敏源,例如避免塵螨、花粉、寵物皮毛的刺激,提倡勤曬被褥,出門配戴口罩或鼻腔內塗抹“隱形鼻罩”即花粉阻隔劑。經常開窗通風和打掃衛生,保持空氣和環境的清潔。
其次,有效地預防和控制變異性炎症。誠如哮喘的防治強調早期干預,即進行規范的抗炎治療。其目的是控制哮喘,不讓其發作,而不是發作後治療。全球哮喘防治創議(英文簡稱GINA)曾指出,哮喘治療的目的是達到並維持哮喘控制,因此哮喘是一種需要長期用藥治療的疾病。
第三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祖國醫學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過敏性疾病的發生,與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存在著必然的聯系。
以哮喘為例,其治療目標是盡可能控制哮喘症狀,包括夜間症狀;使哮喘發作或加重的次數減少,甚至不發作;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能參加正常活動,包括體育鍛煉;β2受體激動劑用量最少,甚至不用;預防發展成為COPD;減少或無藥物副作用。
進而是靶位治療(targeted therapy)和同時治療,為此,必須尋找多元化的結合治療形式。中國哮喘聯盟制定了有效、廉價、易被接受的治療方案,中西醫結合是我國治療哮喘的優勢。
中醫治療的方法有中藥內服、中藥外敷(敷貼)、針灸治療、水針穴位注射、中藥噴鼻劑等,巧妙運用了中醫藥的治療作用(如化痰止咳、降氣平喘、祛風止癢等)、扶正作用(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平衡作用(調整機體功能,以求得新的動態平衡。此時施藥,可提高藥物的正作用,降低藥物副反應)。正如有些學者提出“急則治標(西醫解痙、中醫降氣)、緩則治本(補腎固本)”的中西醫結合療法,提倡采用吸入糖皮質激素加穴位敷貼鞏固療效。
![]() |
中醫外敷內服治療小兒厭食
從中醫角度看,小兒厭食主要是脾胃虛弱或胃津不足導致的,那麼從中醫的角度應該通過什麼藥膳能夠改善和治療小兒厭食呢? 1、藥膳方 (1)炒雞內金30g,炒白術60g,研細末過篩。與紅糖、炒芝麻各30g,精面粉5 |
![]() |
護理小兒肺炎的飲食營養有哪些
根據患兒的年齡特點給以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吃奶的患兒應以乳類為主,可適當喝點水。牛奶可適當加點水兌稀一點,每次喂少些,增加喂的次數。若發生嗆奶要及時清除鼻孔內的乳汁。年齡大一點能吃飯的患兒,可吃營養豐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