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俗稱“風疹快”,是由於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發作過一次荨麻疹。
兒童荨麻疹的特點
荨麻疹不僅是成人的多發病,也是兒童的多發病、常見病。兒童作為特殊群體,因其年齡不同,雖然同患荨麻疹,仔細觀察臨床經過,兩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多是過敏反應所致,其常見多發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因年齡不同,飲食種類不同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各異,如嬰兒以母乳、牛奶、奶制品喂養為主,可引發荨麻疹的原因多與牛奶及奶制品的添加劑。隨著年齡增大,嬰幼兒開始增加輔食,這時雞蛋、肉松、魚松、果汁、蔬菜、水果都可成為過敏的原因。學齡前期及學齡期兒童,往往喜歡吃零食,零食種類及正餐食品較多,因此食物過敏的機會增多,諸如果仁、魚類、蟹、蝦、花生、蛋、草莓、蘋果、李子、柑橘、各種冷飲、飲料、巧克力等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因。
2-7歲的小兒缺乏自治能力,到室外、野外、樹叢及傍晚的路燈下,往往易被蟲咬,或與花粉、粉塵、螨及寵物如貓和狗的皮毛等接觸,它們均易成為過敏的原因。兒童期及幼兒期的小兒抵抗力偏低,容易患各種感染,因此化膿性扁桃腺炎、咽炎、腸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一年四季均可成為荨麻疹的誘發因素。年長兒、青少年開始對藥物尤其對青霉素容易過敏引發荨麻疹。兒童荨麻疹由藥物、冷、熱日曬、精神緊張等誘發,及全身性疾病伴發的荨麻疹遠比成人少。從病程看,兒童荨麻疹多為急性荨麻疹,但是隨著年齡增大,兒童及青少年過敏性濕疹和哮喘加重,或服藥物,(如青霉素類、磺胺類藥物),引發的荨麻疹,可逐漸由急性荨麻疹轉變為慢性荨麻疹,成人則慢性荨麻疹、藥物所致荨麻疹較兒童多。一些特殊類型荨麻疹的病程也較成人短,例如人工劃痕症,兒童皮膚劃痕症,一般持續2-4周,而成人則達數月或數年。有遺傳傾向的荨麻疹,多從嬰幼兒開始發病,但比較少,日光性荨麻疹、膽鹼性荨麻疹(小荨麻疹)也比成人少。然而水源性荨麻疹較成人多見,這時因兒童喜歡玩水所致。從防治來看:兒童荨麻疹較容易查找原因,病程又短,因此與成人相比,用藥簡單,治療時間短,容易防治。
治療原則
1、 去除病因。
2、 抗組織胺藥物。
3、 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藥物。
4、 局部塗洗劑霜劑止癢。
預 防
如果醫師已確認或高度懷疑您的寶貝的過敏原了,則為人父母的你,平常可就得多注意了,因為大部分的荨麻疹是可預防的。方針如下:
藥物方面
如果您的寶貝吃藥後,起過敏的反應,您應該帶藥回原來開處方的醫師那兒,請他將可能引起過敏的藥物記錄下來,(通常醫師並無法確定告訴你,是何藥引起),下次不要再用到。而您自己也應該記下來,告知所有照顧寶寶的人,下次看病時,要把記錄的藥物告訴醫師。
食物方面
如果您已知道寶寶會對那些食物過敏,平時您就得多留心,因為市面販售的食物,可能寶寶對主要成分不會過敏,但對添加物則會有不良反應。例如對花生過敏的寶寶,很多市面販售的米漿就得避免,因為常有添加花生醬的情形。跟藥物一樣,您也得告知照顧寶寶的人,寶寶對那些食物過敏。
如何確定對哪種食物過敏
食物是誘發兒童荨麻疹的主要原因,為了治病而忌食一切懷疑有過敏可能的食物,顯然不是一個聰明、合理的方法。那麼如何確定哪種食物過敏,顯得格外重要。
目前尚無十分准確和便捷的鑒別方法,現將常用、可行的方法介紹如下:
食物記錄法:把每月所吃食物種類如米、雞蛋、蝦、雞肉、黃瓜、西紅柿等,食入時間(如月、日、時等),荨麻疹發生時間一一加以記錄。一旦有荨麻疹發生時,可從記錄中找出食物與荨麻疹發生的關系。一般應多注意荨麻疹發生前12—24小時所吃的食物。這種方法雖簡單,容易掌握,但較難得出准確結果。
食物排除法:先使用常吃而未發生過敏的食物,即食物中只含米、面、黃豆、土豆、豌豆、胡蘿卜、南瓜、西葫蘆等極少致敏的東西。飯菜內盡量不要加調味劑及其它有可能引起過敏的成分。連續食用這種清淡食物3周。一般如確為食物過敏,經三周這樣的飲食之後,應不再發生皮疹。此時,可開始再上述清淡食物中一個一個地加入可疑食物。每加一種觀察5天,看有沒有過敏反應發生,如加入一種可疑食物後,出現了荨麻疹或其它過敏性反應,則這種食物的試驗結果為陽性,應加以記錄。每種可疑食物都要逐個進行試驗,因為一個人可能同時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物過敏。
經這種方法找出的過敏食物,最好再一次食用和觀察,以便進一步確定它是否為真正引起過敏的食物。對通過食物記錄法找出的過敏食物,最好也再這樣食用和觀察一次,以使結果更為可靠。對已確認的引起過敏的食物,以後不能再吃。經過一段時間這種過敏性食物,有望控制其過敏反應的發生。
皮膚試驗:食入組皮膚試驗方法簡單,兒童也可疑耐受,僅是用空針吸入含牛奶、大米、大豆等皮試液,再受試者的上臂處做多個點刺即可觀察多種食物的過敏反應。但由與食入的米、粉、豆類等在體內的消化吸收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過程,所發生的生理、生化變化,並不能全部反映在食入組的受試過程中,因此所得出的結果,盡管是陽性,也需進行臨床綜合分析以最後確定是否為引起過敏的食物。
環境方面
有些寶寶出門吹到冷風,臉上就會起荨麻疹,或是出汗、溫度熱會發生,則我們就得注意寶寶周遭環境恆溫的重要。如果寶寶對塵 、灰塵過敏,則我們就得盡量避免環境中塵 的滋生,例如保持家中的干淨,拿掉地毯、有毛衣物,盡量使用純棉或是防
的衣物、寢具等,使用除濕機保持適當的濕度,約50-60%濕度,不宜太潮濕,以免滋生霉菌、塵等。
尋求幫助
若您對寶寶起荨麻疹的原因不解,應該尋求專業的醫師幫助,當然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有些是找不到病因的,但至少醫師可以給您專業的建議,盡量避免過敏的發生。
![]() |
感冒之後飲食調理要特別注意
當孩子發生感冒以後,鼻子和咽喉都會出現一些症狀,看著孩子難受,家長也是心理著急,想要更快的恢復身體健康的話,在按時按量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外,還應該注意自己的日常飲食調理。這樣才會更有利於身體的康復。 小兒感冒的 |
![]() |
小兒腹瀉可用米湯補充體液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向世界各國推薦了一種口服補液鹽,這是治療急性腹瀉脫水的一種有效藥物,治療脫水的有效率達95%以上。近年我國推廣口服補液鹽的同時,發現米湯電解質溶液與口服補液鹽在治療和預防小兒腹瀉脫水上具有同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