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血液科 >> 新生兒溶血病 >> 新生兒溶血病常識 >> 新生兒溶血病的原因及檢測意義

新生兒溶血病的原因及檢測意義

  從父親方面遺傳來的紅細胞抗原恰為母親所缺乏時,稱母嬰血型不合。這種胎兒紅細胞對母親來說是一種外來抗原,當它通過胎盤進入母體後,可以刺激母體產生相應的抗原,這些抗體有可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與胎兒紅細胞起反應,從而使胎兒紅細胞遭到破壞而出現新生兒黃疸、貧血、水腫、肝脾腫大等溶血病的症狀和並發症,甚至死胎、新生兒死亡。

  一、胎兒紅細胞對母親免疫系統的刺激

  胎兒的血液循環通過胎盤與母體交換物質。在正常情況下,母嬰的血液循環系統是相互獨立的。但在妊娠後期,由於胎盤局部的破裂,可存在出血現象,稱為經胎盤出血,使得母嬰之間出現少量的紅細胞交換,而胎兒紅細胞進入母體的數量遠多於母親紅細胞進入胎兒體內的數量。當少量胎兒紅細胞進入母親體內時,即可刺激母體產生免疫反應。

  二、母體對胎兒的抗體轉移

  因為胎兒職能產生微量的免疫球蛋白,所以透過胎盤轉移的母親抗體對新生兒有免疫保護作用。IgG類抗體是唯一能穿過胎盤的免疫球蛋白。盡管大部分母親的IgG對新生兒是有益的,但如果母嬰血型不合。則相應的IgG型血型特異性抗體在妊娠的大部分過程中和新生兒期間都能產生有害的作用。

  三、ABO新生兒溶血病

  ABO新生兒溶血病是母子ABO血型不合引發的新生兒溶血病。主要是由於胎兒紅細胞抗原A或B與來自母體的抗A或抗B抗體反應的結果;“O”型人具有IgG抗A(B)抗體的人數比A型或B型人其有IgG抗B或抗A抗體的人數明顯為多。所以ABO新生兒溶血病以母親為“O”型,子女為“A”型或“B”型的發病率為最高。

  “A”型(或“B”型)母親的抗B(或抗A)抗體主要為IgM類抗體,故很少引起新生兒溶血病。

  四、Rh新生兒溶血病

  Rh血型不合新生兒溶血病一般在第二胎以後發病,且母親多為Rh陰性而懷有Rh陽性的胎兒。分娩時,少量的Rh抗原陽性的胎兒血液可以進入母體,刺激母體產生抗體。這種抗體在再一次懷上Rh陽性胎兒時,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循環,使胎兒紅細胞大量破壞而發生溶血,並引發貧血、水腫、肝脾腫大和出生後短時間內出現進行性高膽紅素血症等臨床表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3歲女童背上莫名現瘀紅 涉事老師:只是抱抱而已

對此,涉事老師表示,當天因為妞妞不願意睡覺,所以把孩子一直抱在懷裡,可能因為孩子掙扎比較厲害,所以造成了孩子的傷痕。幼兒園方面則表示,將對事件進行調查,如果老師有虐待孩子的行為,將作出相關處理。  今年9月初,

患兒輸液後莫名發燒是藥品

3日,在(山東)臨沭縣人民醫院小兒科病房,29名不同病症的孩子在輸液時出現高燒、畏寒發抖等症狀,經退燒治療後,病情才趨於穩定。4日,記者從醫院了解到,這些孩子都用過同一種氯化鈉注射液。臨沭縣藥監部門初步懷疑為藥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