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血液科 >> 新生兒溶血病 >> 新生兒溶血病保健 >> 新生兒溶血病的預防和治療

新生兒溶血病的預防和治療

    什麼是新生兒溶血病?新生兒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溶血病?本文小編帶著新手爸媽一起來了解一下,新生兒溶血病的預防和治療!

    新生兒溶血病是指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新生兒溶血如及早診斷治療,治愈率較高,比較少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未及時診斷治療者,可發生嚴重並發症核黃疸則會遺留智力低下、聽覺障礙、抽搐等神經系統後遺症。故及早診斷、治療是關鍵。

    對新生兒溶血病的認識與治療

    新生兒溶血病是指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什麼情況下會發生溶血?

    對常見的ABO血型不合來說: 第一種情況為:母O型,胎兒A或B型;第二種情況為:母A或B型,胎兒B、AB型或A、AB型,其中前一種情況多見,後一種情況少見。對於Rh血型系統:當母Rh陰性,胎兒Rh陽性時,會發生溶血。

    ABO血型不合可見於第一胎,臨床溶血症狀較輕,個別較重。Rh血型不合在我國較少見,第一胎不發病,臨床表現的症狀較為嚴重。

    新生兒溶血如及早診斷治療,治愈率較高,比較少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未及時診斷治療者,可發生嚴重並發症核黃疸則會遺留智力低下、聽覺障礙、抽搐等神經系統後遺症。故及早診斷、治療是關鍵。

    新生兒溶血病症狀體征:

    1、ABO血型不合多於生後第二天出現黃疸,4-5天達高峰,以中度為主,少數為重度。Rh血型不合多於24小時內出現黃疸,2-3天達高峰,多為重度黃疸。

    2、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3、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肝脾腫大。

    4、黃疸嚴重者可有拒食、反應差、尖叫、角弓反張、驚厥等核黃疸症狀。

    新生兒溶血病診斷依據:

    1、母親有過流產、死胎、輸血史,或兄姐患過新生兒溶血病者,母嬰血型不合,尤其母為O型者。

    2、新生兒先天性水腫,面色蒼白,生後數小時至36小時內出現黃疸,呈進行性加重,呼吸急促,心跳增快,肝脾腫大。

    3、黃疸嚴重者可出現嗜睡、尖叫、反應差、角弓反張、驚厥等核黃疸症狀。

    4、血像異常。

    5、膽紅素升高。

    6、母嬰血型不合,抗人球蛋白試驗或三項試驗(改良直接法、抗體釋放法、游離抗體試驗)陽性可確診。

    新生兒溶血病治療原則:

    1、防治嚴重貧血和心力衰竭。

    2、降低間接膽紅素,預防核黃疸。

    3、保證供給正常營養。

    4、控制感染,忌用磺胺藥、氯霉素、新生霉素。

    5、嚴重貧血者可輸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家長課堂:嬰幼兒急救技巧

觀察有無意識  1歲以下的寶寶,可輕輕敲打其腳掌,1歲以上則可搖動他的肩膀來確認意識,如果是在沒意識的狀態下,喉嚨肌肉會松弛,舌頭會往後倒,很有可能會阻塞呼吸道。  確認呼吸與脈搏  抬起寶寶下巴打開氣道,觀察

給寶寶補鈣元素的3個提醒

提醒一:驗頭發判斷結果不准確  10個月的嘉嘉是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孩,近日,媽媽發現她白天入睡開始困難起來,晚上也睡不踏實,經常在晚上時不時地就哭起來,尤其是在她的後腦勺上出現了“枕禿”,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