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怎補鐵

  缺鐵性貧血(又叫營養性貧血)是嬰幼兒的常見病,它是由於缺乏造血所必需的鐵而引發的。

  6歲以下嬰幼兒(不包括新生兒)的血紅蛋白低於110克/升時,就可診斷為缺鐵性貧血。

  引起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主要有:①嬰幼兒生長發育快,鐵的需要量增加,尤其是早產兒。②飲食中缺鐵。嬰兒3~4個月以後,來自母體的鐵已用盡,而以乳類為主的飲食中含鐵量極少,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③鐵的過多丟失,如肛裂、腸息肉、鉤蟲病等引起的少量、慢性失血。④其他如腹瀉、急慢性感染等。

  貧血患兒的症狀通常表現為:皮膚粘膜蒼白,以口唇、指甲床及口腔粘膜最明顯;平易感疲乏、少動;有厭食,甚至出現異嗜癖(喜歡吃泥土、牆壁灰等)。嚴重的貧血會出現肝、脾、淋巴結腫大,心髒擴大等。而且患兒在出現貧血之前,已有煩躁不安、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記憶差、智商低等表現,但這些表現往往未能引起家長的注意及重視。

  當血紅蛋白在100~110克/升之間可以通過飲食治療,即平時多吃些含鐵豐富而且鐵吸收率高的食物,如動物肝、瘦豬肉、大豆及大豆制品等。動物肝每100克中含鐵25毫克,吸收率可達到22%左右;紅色的肉類,如瘦豬肉、瘦牛肉中每100克中含鐵量分別為2。4毫克和3。2毫克,吸收率也可達到22%;動物的血,每100克中含鐵3~4毫克,吸收率為12%。此外,大豆及大豆制品中含鐵量也不低,每100克大豆中含鐵11毫克,吸收率達到7%,平時也應經常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蛋黃中的含鐵量較高,但吸收率僅3%,所以平時多吃蛋黃,不是預防及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最佳食品。

  當血紅蛋白在100~110克/升以下時則需要用鐵劑治療,常用的有硫酸亞鐵和富馬酸鐵。鐵劑會刺激胃腸道粘膜而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可導致患者不能耐受而中途停止治療,貧血不能糾正。近年來動物實驗研究認為,每隔3天或一個星期服2天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具有與每天服鐵劑同樣的療效。經臨床應用後的結果也證實了上述的效果,並且副反應少,能堅持治療,使血紅蛋白升至100克/升以上。

  嬰幼兒每3天或每周服2天鐵劑治療的劑量,應按元素鐵每千克體重4~6毫克(與一般治療量相同)的標准進行。具體一點說,服硫酸亞鐵的劑量為,嬰幼兒每天0.15~0.30克,兒童每天0.30~0.60克;服琥珀酸亞鐵的劑量為,嬰幼兒每天0.15~0.30克,兒童每天0.20~0.40克;服葡萄糖酸亞鐵的劑量為,嬰幼兒每天0.30~0.50克,兒童每天0.60~1.20克。

  服鐵劑的同時服用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劑的吸收,但應避免與牛奶、茶、咖啡同時服用,以免影響鐵的吸收。經治療約4~6周後,血紅蛋白達到正常值後仍需繼續服用4~6周,使鐵在體內儲存一部分,以防止因感染或胃腸道疾病而影響鐵的吸收,引發再度貧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遇到孩子高熱如何家庭急救?

高熱是兒科天天說的話題,但是家長還是天天犯同樣的錯誤,如果說孩子超過38度5或者39度以上,一定不能捂著孩子。遇到孩子高熱,首先在高熱之前會有寒戰,這個寒戰會顯得非常冷,高熱之前有一個寒戰期,包括高熱的時候,身

寶寶便秘食療法

1.人乳喂養嬰兒的飲食。人乳喂養嬰兒較少發生便秘,除喂人乳外,加用潤腸輔食,如果糖的菜水或橘子汁(應用新鮮橘子擠汁,市售瓶裝橘汁開蓋後易污染)、番茄汁、煮山楂或紅棗水。4個月以上可以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  2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