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血液科 >> 新生兒敗血症 >> 新生兒敗血症常識 >> 新生兒敗血症診療方案

新生兒敗血症診療方案

  新生兒敗血症是指新生兒期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其中生長繁殖及產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以下是新生兒敗血症的診斷標准及治療方法。  自1986年杭州新生兒會制定“新生兒敗血症診斷標准初步方案”以來,病原學及耐藥性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診斷技術也不斷提高,因此有必要對該標准進行重新修訂,並對其治療的規范化提出建議。對新生兒敗血症的定義,以往一直是指致病菌進入新生兒血液循環內並生長繁殖而造成全身各系統中毒表現。但第15版及2000年出版的16版Nelson教科書將真菌、病毒及原蟲均已列入病原體內,全國高等醫藥院校5年制、7年制《兒科學》教材均接受這一觀念。但狹義的新生兒敗血症(neoantasepsis或septicemia)仍是指新生兒細菌性敗血症(neonatalbacterialsepsis),故本診療方案只討論這部分內容。

  一、診斷

  (一)易感因素

  1、母親的病史:母親妊娠及產時的感染史(如泌尿道感染、絨毛膜羊膜炎等),母親產道特殊細菌的定植,如B組溶血性鏈球菌(GBS)、淋球菌等。

  2、產科因素:胎膜早破,產程延長,羊水混濁或發臭,分娩環境不清潔或接生時消毒不嚴,產前、產時侵入性檢查等。

  3、胎兒或新生兒因素:多胎,宮內窘迫,早產兒、小於胎齡兒,長期動靜脈置管,氣管插管,外科手術,對新生兒的不良行為如挑“馬牙”、擠乳房、擠癰疖等,新生兒皮膚感染如膿疱病、尿布性皮炎及臍部、肺部感染等也是常見病因。

  (二)病原菌

  我國以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為主,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NS)主要見於早產兒,尤其是長期動靜脈置管者;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見於皮膚化膿性感染;產前或產時感染以大腸埃希菌為主的革蘭陰性(G-)菌較常見。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患兒以G-菌如綠膿桿菌、肺炎克雷伯桿菌、沙雷菌等多見。

  (三)臨床表現

  1、全身表現

  (1)體溫改變:可有發熱或低體溫。

  (2)少吃、少哭、少動、面色欠佳、四肢涼、體重不增或增長緩慢。

  (3)黃疸:有時是敗血症的惟一表現,嚴重時可發展為膽紅素腦病。

  (4)休克表現:四肢冰涼,伴花斑,股動脈搏動減弱,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血壓降低,嚴重時可有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2、各系統表現

  (1)皮膚、粘膜:硬腫症,皮下壞疽,膿疱瘡,臍周或其他部位蜂窩織炎,甲床感染,皮膚燒灼傷,瘀斑、瘀點,口腔粘膜有挑割損傷。

  (2)消化系統:厭食、腹脹、嘔吐、腹瀉,嚴重時可出現中毒性腸麻痺或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後期可出現肝脾腫大。

  (3)呼吸系統:氣促、發绀、呼吸不規則或呼吸暫停。

  (4)中樞神經系統:易合並化膿性腦膜炎。表現為嗜睡、激惹、驚厥、前囟張力及四肢肌張力增高等。

  (5)心血管系統:感染性心內膜炎、感染性休克。

  (6)血液系統:可合並血小板減少、出血傾向。

  (7)泌尿系統感染。其他:骨關節化膿性炎症、骨髓炎及深部膿腫等。

  (四)實驗室檢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對孩子“太好”竟是一種軟暴力?

余方認為,現今社會,孩子在出生後,不少家庭就將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生活幾乎圍著孩子轉,方方面面都首先考慮到孩子。表面上這很正常,但實際上卻會造成孩子內心的壓力和叛逆心理,余方認為這其實是一種軟暴力。  &ldq

夏季寶寶腹瀉的用藥和調理

最近跟醫生朋友聚餐,聽到這樣一件事:家住廣州市天河區的劉先生一周歲大的兒子前日突然開始拉肚子,劉先生以為是吃了不潔食物,於是就自己給孩子吃了些抗生素,沒想到拉了兩天都不見好轉,劉家這才緊張起來,趕緊將孩子送到附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