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史 凡有以下危險因素均要考慮細菌感染的可能:①羊膜早破大於12~24h;②母孕後期有發熱和絨毛膜炎病史;③出生時Apgar評分低並有搶救史;④早產、雙胎。
院內感染易發生於下列情況:①新生兒監護病區(NICU)治療的患兒;②有入侵式治療的患兒如氣管插管、臍靜脈插管等;③住院天數長;④接受手術治療的患兒;⑤病房擁擠;⑥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治療等。
2.臨床表現 新生兒常表現為非特異性的症狀。
(1)呼吸窘迫 為最常見,在敗血症嬰兒中占90%,嚴重程度可有不同:如輕微的呼吸急促,鼻掮呼吸三凹征、對氧的需要增加,呼吸暫停、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呼吸衰竭需要人工通氣。
(2)心率增快和周圍循環灌注差,青紫。
(3)低血壓。
(4)酸中毒(代謝性),低血糖或高血糖。
(5)體溫不穩定:10%~30%的新生兒可有發熱和體溫不升。
(6)胃腸道症狀:包括嘔吐、腹瀉、腹脹、納差。
(7)活動減弱或嗜睡、煩躁不安、呻吟。
(8)抽痙。
(9)瘀斑或瘀點。
(10)其他如黃疸、肝脾腫大等。
3.實驗室檢查
(1)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和分類 血白細胞計數<5×109/L,未成熟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比例>0.2提示有細菌感染。
(2)血小板計數 血小板計數<100×109/L提示新生兒敗血症的可能。
(3)急相蛋白 ①C-反應蛋白>15μg/ml提示有細菌感染,②ESR>15mm/h。
(4)血培養檢查 血培養陽性可確立病因診斷,疑有感染的患兒均需在入院後用抗菌素前取周圍血做培養,並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防止污染。如患兒用過作用於細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頭孢菌素,可用高滲培養基作L型細菌培養,懷疑有厭氧菌感染時,可作厭氧菌培養。
(5)其他部位培養 臍部、尿液、大便或其他局部感染灶的培養。
(6)放射學的檢查 胸部X線檢查在有呼吸系統症狀的患兒均應進行。
(7)病原菌抗原檢測 如對流免疫電泳、乳膠凝集試驗,血凝抑制試驗等方法。
![]() |
小兒肺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案
小兒肺炎主要是指嬰幼兒常得的支氣管肺炎。引起小兒肺炎的病原估計1/3為病毒;1/3為細菌;另1/3為細菌與病毒以外的病原引起。小兒肺炎常常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如傷風感冒或者咽炎後,也可能在思麻疹、百日咳等病之後合 |
![]() |
治療嬰兒濕疹可以分四步走
嬰兒濕疹是怎麼回事 濕疹是皮膚對多種外在和內在因子的過敏反應。嬰兒的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多,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 嬰兒濕疹病因復雜,過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有過敏體質家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