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血液科 >> 新生兒敗血症 >> 新生兒敗血症保健 >> 新生寶寶敗血症起因及預防

新生寶寶敗血症起因及預防

  新生兒敗血症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的、嚴重細菌感染性疾病,是由於細菌侵入血循環,並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較高,如能及早進行積極的抗感染治療是可以治愈的。

  患敗血症的新生兒可表現為原有的黃疸加重,體溫不穩定多數發熱,但有時體溫正常或不升高。常有嘔吐、厭食、腹瀉等症狀,有的煩躁或嗜睡、哭鬧不安、甚至驚厥。早產兒可表現出面色發灰、全身虛弱、吸吮無力、哭聲低微,對各種刺激都呈反應低下狀態。

  新生兒易患敗血症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新生兒的皮膚、粘膜薄嫩,容易破損;未愈合的臍部是細菌入侵的門戶;更主要的是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受局限,當細菌從皮膚、粘膜進入血液循環後,極易向全身擴散而致敗血症。

  2、 媽媽懷孕期間患感染性疾病時,某些細菌及其毒素,可以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這種情況新生兒多於出生後48小時內發病。

  3、 胎兒娩出時,由於母體羊膜早破、羊水污染、產程延長、助產過程消毒不嚴等,均可增加感染機會,而致新生兒敗血症。

  4、 新生兒反應能力低下,當有某些局部感染時,未被及時發現,如:臍炎、口腔炎、皮膚小膿疱、膿頭痱子、眼睑炎等,均可成為病灶,如不及時治療,則可發展為敗血症。

  預防新生兒敗血症要注意圍產期保健,積極防治孕婦感染,以防胎兒在宮內感染;在分娩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產房環境、搶救設備、復蘇器械等要嚴格消毒;對早期破水、產程太長、宮內窒息的新生兒,出生後應進行預防性治療;做新生兒護理工作,應特別注意保護好皮膚、粘膜、臍部免受感染或損傷,並應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在護理新生兒時,要細心觀察吃、睡、動等方面有無異常表現,盡可能及早發現輕微的感染病兆,及時處理,以免感染擴散。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兒童亂用頭孢會致結石 建議禁止使用抗生素

頭孢曲松鈉結石一般呈砂粒狀,體積小、較易排出,通常不會引起其他明顯症狀。另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最終確診,取決於結石紅外光譜鑒定,但大多數醫院尚無這種分析儀器,因此在臨床上易被忽視或誤診。因此至今國內發現的頭

春季調理寶寶脾胃這樣做

脾胃好才能長得好  寶寶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高峰時期,各種營養物質需求旺盛,可是眼看著寶寶不愛吃飯,沒有食欲,或是吃的不少卻不長肉,著實令很多媽媽傷腦筋。其實這種情況多與脾胃虛弱有關。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飲食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