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NICU搶救技術的提高,早產兒成活率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但由於小胎齡、低體重早產兒增多,早產兒後遺症的發生率並未相應下降,尤其是早產兒顱內出血後遺症,已成為影響早產兒生存質量的重要因素。早期診斷和治療早產兒顱內出血可降低早產兒顱內出血後遺症的發生,提高生存質量。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科收治早產兒顱內出血78例,均經頭顱CT確診。其中蛛網膜下腔出血51例(65%),腦室內出血7例(9%),腦實質出血4例(5%),蛛網膜下腔出血並腦實質出血16例(21%)。78例中男46例,女32例,胎齡≤32周31例,33周22例,34周14例,35周11例;出生體重≤1 500 g 48例,1 501~2 200 g 30例;順產31例,剖宮產16例,產鉗及胎頭吸引助產11例,臀位產9例,急產7例,滯產4例;出生24 h內入院40例,24~48 h入院25例,48~72 h入院8例,72 h以上入院5例。本組早產兒中15例有圍產期窒息,12例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7例肺炎,2例肺透明膜病,2例先天性心髒病,2例硬腫症,46例高膽紅素血症,3例敗血症,其中有兩種以上合並症58例。
1.2 臨床表現 50%發生於第1天,90%發生於出生後1周內,少數更晚。臨床分為急劇惡化型、斷續進展型和無症狀型[1]。(1)急劇惡化型較為少見,可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病情急劇惡化,昏迷、呼吸衰竭,去腦強直,強直性或肌陣攣樣驚厥,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四肢癱瘓。可伴有前囟膨隆,低血壓,心動過緩,體溫異常,及難以糾正的酸中毒,短期內可死亡。(2)斷續進展型神經系統症狀與體征在數小時或數日逐漸表現出來,病情起伏。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意識異常,肌張力低下,典型或不典型抽搐,亦可僅表現為稍微的抽動,伴眼球斜視或注視。少數運動減少,呼吸異常,可存活或進一步惡化死亡。(3)臨床無症狀型,患兒無明顯臨床症狀,在出生後行頭顱CT檢查中發現。
本組病例中:發绀54例(69%),嗜睡、反應低下39例(50%),呻吟19例(24%),肌張力低下16例(21%),驚厥13例(17%),呼吸不規則11例(14%),呼吸暫停9例(12%),煩躁易激惹8例(10%),肌張力增強8例(10%),前囟膨隆5例(6%),無神經系統症狀及體征8例(10%)。
1.3 治療方法
1.3.1 護理措施 加強護理的措施有:(1)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合理給氧;(2)保持安靜,減少搬動,頭中位或右側臥位;(3)保暖,維持體溫恆定。
![]() |
小兒腹瀉慎防心肌炎
腹瀉是小兒常見的疾病,不少腹瀉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中有些病毒可侵犯心髒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小兒心肌炎大致有三種表現: 早搏是病毒性心肌炎的表現形式之一。多數孩子無不適感,作心電圖檢查後才被證實。若孩子情況良好, |
![]() |
寶寶吞食異物後的急救是怎樣的
寶寶在5~6個以後逐漸能夠用手抓東西了,而此時他們還沒有危險意識,好奇時總會把手邊能拿到的東西都往嘴裡送,如吃進彈珠、橡皮、硬幣、釘子、橡皮泥等等。寶寶極有可能因誤吞了小東西而阻塞食道或者氣管,從而出現嚴重的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