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醫生說,小兒腹瀉中,最為常見也最危險的是感染性腹瀉。這種腹瀉的發病率居所有傳染病之首,是1~4歲組兒童死亡原因的第二位。病毒感染性腹瀉是感染性腹瀉中最常見的一類,引起這種腹瀉的元凶是輪狀病毒,寶寶得了這類腹瀉往往先發熱,並且多伴隨嘔吐的症
推拿方法 1.補脾土:脾土穴位於大拇指桡側邊。醫者用拇指桡側緣沿患兒的左拇指桡側緣從指端推向指根100~300次。 2.補大腸:大腸穴位於食指桡側緣。醫者以右手拇指桡側緣沿患兒的左食指桡側邊從指端推向指根100~200次。 3.清小腸
嬰幼兒患了腹瀉,除應及時治療外,家庭護理也十分重要,其方法主要有三: 第一,要調整好孩子的飲食,以減輕胃腸道的負擔 有些家長千方百計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雞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來彌補患兒腹瀉造成的損失,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會加重
吃母乳的嬰兒大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
傷食型 表現腹脹、腹痛,瀉前哭吵,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奶塊,食欲不好,有口臭。多見於秋季腹瀉伴有消化不良患兒。 炒米粥:取粳米50克,放入鐵鍋中干炒至有香味溢出時加水適量,燒湯服。 蘋果湯:取蘋果一只,洗淨,連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
腹瀉在臨床上有三大特征,即“感冒”、嘔吐、腹瀉。患兒往往起病急,開始表現為發燒、測體溫在38~39。5℃之間、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狀,同時伴有頻繁嘔吐,吐出胃內容物和奶汁;隨後24小時內
小兒流行性腹瀉主要發生在2歲一下的兒童,主要表現是腹瀉、嘔吐、發熱,大便成稀水樣、蛋花湯樣、米湯樣,無特殊臭味,無膿血,次數多,水分丟失多,嘔吐輕重不等,中度以上發熱,病程一周左右,對患兒的主要危害是脫水、電解質紊亂,在醫療和經濟落後地區,
女性泌尿系統感染是一種常見疾病,發病率約為男性的8~10倍。正常狀態下,尿道下端與外界相通並有細菌存在,但泌尿系統的其他絕大部分器官是處於無菌狀態的,只有在一定條件下,細菌才經尿道侵入泌尿系統。 當孩子發生腹瀉,由於女性尿道具有短、直、寬
小兒秋季腹瀉發病初期表現為流涕、咳嗽、發熱、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狀,大便每日數次,且伴有嘔吐、腹痛,容易被誤診為胃腸型感冒。該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起病急驟,體溫較高(一般為38-40℃),胃腸道症狀較重,甚至每日大便次數達數十次,多為水樣或蛋花
腹瀉是小兒常見病症,按病程的長短可分為:急性腹瀉,病程連續在2周以內者;慢性腹瀉,病程在2個月以上者;以及病程介於上兩者之間的遷延性腹瀉。無論是急性腹瀉還是慢性腹瀉,如果治療處理不當均會引發多種並發症,因此應當引起重視。小兒腹瀉常常會引起以
近期在兒科門診的就診病人中,小兒秋季腹瀉的發病率增高,其中輪狀病毒是嬰幼兒急性腹瀉病最主要的病毒性病原。全球每年嬰幼兒腹瀉達1.3億,無論發展中國家或發達國家,幾乎每個5歲以下兒童都曾感染過輪狀病毒,每年約有1800萬小兒患嚴重輪狀病毒腹瀉
一般而言,未滿月寶寶的腸道功能並不十分成熟,對脂肪及乳糖的消化能力尚差,所以不論喂食何種奶水,其大便多為煳狀。吃母奶的嬰兒,大便多呈現松軟,量多,且次數亦多,幾乎每次吃奶或每隔一小時就排便一次,但大便顏色正常,略帶酸味,寶寶食欲佳,體重穩定
小兒腹瀉病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我國已將小兒腹瀉病與小兒肺炎、小兒貧血和小兒佝偻病合稱為“小兒四病”,作為醫學生和兒科醫生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由此可見小兒腹瀉病在兒科疾病防治中的重要地位。 要控制某種
腹瀉的嚴重後果就是引起嬰兒從大便丟失大量的水和電解質,加上嘔吐、少飲,很容易發生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使病情加重。所以給腹瀉患兒多補充水和電解質是治療腹瀉的關鍵。一般每天補液量為每公斤體重約100毫升,其中糖2克、鹽0。5克,可讓寶寶隨意口服。
孩子因為吃得多而引起腹瀉,誰都能理解。俗話說:“吃得多就拉得多”。饑餓一般是說吃少了,怎麼也會引起腹瀉?可能覺得新奇,難以接受。請看一個實例。 孩子已經6個多月了。出生後即用牛奶喂養。從3個月起,在牛奶中加了些糕干
腹瀉是一種常見症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粘液。 小兒腹瀉,中醫根據臨床症狀分為傷食洩、風寒洩、濕熱洩、脾虛瀉等證型。 傷食洩:寶寶常表現為大便稀,夾有未消
腹瀉雖然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夏秋季節尤其多,它能引起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貧血、身體抵抗力降低。腹瀉時,機體不但丟失大量水分和營養物質,還會喪失大量的電解質,如鈉、鉀、鈣、鎂等,如果丟失超過一定限度,就會出現電解質紊亂,還可能出現酸鹼中毒。
幾乎每個寶寶都不止一次地發生過腹瀉,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寶寶。所以,它是寶寶們最容易患的“小兒四病”之一。寶寶上吐下瀉時,媽咪們的心裡都很著急,恨不能讓寶寶快快地好起來!於是,一股腦兒地給服用各種藥。 然而,寶寶非但不
1)喂養應定時、定量。按時逐步增添輔食,但不宜過早、過多添加澱粉類或脂肪類食物,也不宜突然改變輔食的種類。可以給寶寶加喂些蘋果汁和胡蘿卜水,以達到收斂腸道內過多水分的目的。 2)轉奶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切忌速戰速決。一般轉奶需要2周的時間
寶寶拉稀,又臭又髒,還不停地哭鬧。在家中,父母該如何護理呢? 1)及時補充液體 護理腹瀉寶寶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及時補充液體,防止因大便中的水分丟失過多而發生脫水。可隨時喂水、米湯、果汁,最好喂服口服補液鹽。口服補液鹽內含有葡萄糖、氯化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