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小兒腹瀉有哪些症狀,處理方法有哪些?

小兒腹瀉有哪些症狀,處理方法有哪些?

  導讀: 小兒腹瀉,中醫根據臨床症狀分為傷食洩、風寒洩、濕熱洩、脾虛瀉等證型。

  小兒腹瀉,中醫根據臨床症狀分為傷食洩、風寒洩、濕熱洩、脾虛瀉等證型。

  傷食洩:寶寶常表現為大便稀,夾有未消化的奶瓣、食物殘渣,味酸臭,或如臭雞蛋味,肚腹脹氣。

  風寒洩:多表現為大便清稀,夾有泡沫,氣味不重,往往伴有腸鳴腹痛,鼻流清涕、咳嗽

  濕熱洩:常見大便如水樣,量多次數頻繁,或如蛋花湯樣,氣味極臭,或有少許黏液,寶寶陣陣哭鬧,精神萎靡或發熱煩躁,口渴尿黃。

  脾虛瀉:寶寶大多是腹瀉治療不及時或喂養不當,腹瀉遷延不愈而造成。大便稀溏,可見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多在吃下食物後就洩,時輕時重,面色萎黃,體重不增加或增加緩慢,精神不振,嚴重者有便後脫肛,手腳發涼等症狀。

  寶寶腹瀉處理原則

  1.寶寶一旦腹瀉,首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千萬不要自行使用止瀉藥或服用抗生素。對於輕型腹瀉患兒,遵循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飲食、合理用藥的原則,一般腹瀉很快就能康復。

  2.對於由於腸胃功能紊亂而腹瀉的患兒,單純使用助消化藥是不夠的,采用中醫中藥的療法,常可獲得事半功倍的療效。根據寶寶不同病情,采用消食化積、疏風散寒、清熱利濕、健脾溫腎等功效的藥物,如丁香、肉桂、葛根、吳茱萸、白術、淮山藥、茯苓等藥物。可口服中成藥:脾可欣、健脾止瀉散、腸胃康沖劑等,對那些久瀉不愈,或伴有嘔吐、吃藥困難的患兒,可采用中藥敷臍的方法進行治療,往往可以收到滿意的療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頭大 家長應警惕先天性腦積水

如果誰家的寶寶腦袋瓜大,就會有人說頭大聰明,很少有人會想到其實腦積水也會導致腦袋大。有些人還可能認為是缺鈣導致的,就給孩子補鈣,可是往往等到補鈣無效或出現嚴重症狀時才去正規醫院就診。專家表示,如果腦積水未能及時

小兒腹瀉不宜禁食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的趙聰敏教授說,對腹瀉的孩子不宜禁食,而應該提倡合理膳食。他說,腹瀉是導致嬰幼兒營養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禁食,病兒得不到必要的營養,腸道黏膜的損傷難以恢復,使腹瀉遷延,進一步削弱抵抗力,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