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引發兒童腹瀉的幾大因素

引發兒童腹瀉的幾大因素

  1.體質因素 本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其內因特點:

  引起小兒腹瀉的因素 消化系統紊亂的症狀 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簡述:腹瀉的三大因素

  ①嬰兒胃腸道發育不夠成熟,酶的活性較低,但營養需要相對地多,胃腸道負擔重。

  ②嬰兒時期神經、內分泌、循環系統及肝、腎功能發育均未成熟,調節機能較差。

  ③嬰兒免疫功能也不完善。血清大腸桿菌抗體滴度以初生至2周歲最低,以後漸升高。因而嬰幼兒易患大腸桿菌腸炎。母乳中大腸桿菌抗體滴度高,特別是初乳中致病性大腸桿菌分泌型IgA高,所以母乳喂養兒較少發病,患病也較輕。同理小嬰兒輪狀病毒抗體低,同一集體流行時,小嬰兒罹病多。【兒童常見疾病

  ④嬰兒體液分布和成人不同,細胞外液占比例較高,且水分代謝旺盛,調節功能又差,較易發生體液、電解質紊亂。嬰兒易患佝偻病和營養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亂,此時腸道分泌型IgA不足,腹瀉後易於遷延。

  2.感染因素 分為消化道內與消化道外感染,以前者為主。

  (1)消化道內感染:致病微生物可隨污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小兒消化道,因而易發生在人工喂養兒。哺喂時所用器皿或食物本身如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夠,亦有感染可能。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其次是由成人帶菌(毒)者的傳染,如病房內暴發細菌性(或病毒性)腸炎後部分醫護人員受染,成為無症狀腸道帶菌(毒)者,可導致病原傳播。

  (2)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的器官、組織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瀉,常見於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膚感染等。腹瀉多不嚴重,年齡越小者越多見。引起腹瀉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腸道外感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另一部分可能是腸道內外均為同一病原(主要是病毒)感染所引起。

  (3)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長期較大量地應用廣譜抗生素如氯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各種頭孢霉素,特別是兩種或以上並用時,除可直接刺激腸道或刺激植物神經引起腸蠕動增快、葡萄糖吸收減少、雙糖酶活性降低而發生腹瀉外,更嚴重的是可引起腸道菌群紊亂。此時正常的腸道大腸桿菌消失或明顯減少,同時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藥物較難控制的腸炎。

  3.消化功能紊亂

  (1)飲食因素;

  (2)不耐受碳水化物;

  (3)食物過敏;

  (4)藥物影響;

  (5)其他因素:如不清潔的環境、戶外活動過少,生活規律的突然改變、外界氣候的突變(中醫稱為“風、寒、暑、濕瀉”)等,也易引起嬰兒腹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預防多動症應多吃健腦的食物?是這樣的嗎?

DHA  為多不飽和脂肪酸,對腦細胞的發育有重要作用。DHA在魚類中的含量較高,孩子常吃魚,有助於改善腦功能,提高智力。  B族維生素和卵磷脂  B族維生素參與體內物質代謝,有利於腦細胞對糖類的利用。卵磷脂是腦

小兒神經性尿頻治療對策

雖然居住環境比以前好了許多,但媽媽近來卻有些煩惱。因為,他們家搬到新的地區後小晶晶換了一個新的幼兒園。不知道為什麼自從入了新的幼兒園,小晶晶常常是剛一吃飯就要小便,睡前剛尿完也是一上床又要尿。每天沒完沒了地總是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