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小兒疾病中,僅次於呼吸道疾病的第二大疾病。然而,家長對小兒腹瀉的重視程度往往不夠,認為腹瀉是小病,挺一挺就過去了,實際上腹瀉損傷的不僅是孩子的消化道,還影響生長發育。還有些家長則重視過度,在小兒腹瀉時,拼命讓孩子加強營養,反而不利於疾病的康復。
小兒腹瀉傷害的不僅是腸道
輕度腹瀉時間相對比較短,而且腹瀉的次數相對比較少,在短期內對兒童的危害可以造成食欲下降、腹部不適、腹痛或嘔吐,出現陣發性哭鬧。重度腹瀉可以出現脫水甚至肝腎損傷。有些病毒性腹瀉可以引起心肌炎,甚至引起抽搐或腦炎。
長期腹瀉對兒童的危害更大,可以造成營養不良甚至貧血,營養不良可造成免疫力下降,繼發感染。長期腹瀉對孩子最多見的危害是生長發育落後,智力和體力發育都會受到較大影響,這種孩子特別容易感染細菌或病毒,感染後不容易好,形成惡性循環。
小兒腹瀉家長最應該做三件事
不要大補
有些家長千方百計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雞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彌補患兒腹瀉造成的損失,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會加重胃腸負擔,使腹瀉長時間不愈。此時,宜給孩子吃些易消化食物,如米湯、糖鹽開水,甚至暫時禁食,使胃腸得以休息,功能得以恢復,以加快疾病的痊愈。
注意腹部保暖
小兒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瀉的兒童,腸蠕動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從而加重病情。
注意保護好患兒的臀部
由於排便次數增多,肛門周圍的皮膚及黏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家長在護理中要特別注意肛門部位。便後應用細軟的衛生紙輕擦,或用細軟的紗布蘸水輕洗,洗後可塗些油脂類的藥膏,以防紅臀。如果是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對於患兒用過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過的衣物、床單,都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復感染或傳染給他人。
溫馨提示:家長若是發現孩子出現腹瀉症狀千萬不可輕視,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危害。
![]() |
做個健康又聰明的“甜心“寶寶
甜點也能給寶寶補腦 食物中有8種營養物質,對腦力的健全發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秉承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的原則,媽媽們平時可以DIY補腦小甜點給寶寶。 預防幼兒蟲牙選對時間吃甜點 3周歲後的孩子蟲牙會急劇增 |
![]() |
常用疫苗或無法預防變種小兒麻痺症
小兒麻痺症也稱脊髓灰質炎,會導致患者出現終身癱瘓,但通常並不致死。而剛果(金)暴發的小兒麻痺症疫情中,共計445名患者,死亡率卻高達47%。而同年在塔吉克斯坦發生的小兒麻痺症疫情死亡率僅為6%。 德國波恩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