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又到腹瀉高發季 請把好“入口”關

又到腹瀉高發季 請把好“入口”關

   近日,媒體報道,一位5歲寶寶的媽媽不想做飯,買了涼菜回家,寶寶吃了後因“上吐下瀉”住進了醫院。還有,一家三口,周末郊游去燒烤,吃了不熟的肉和貝類,結果全家人都腹瀉,小朋友嚴重脫水需住院。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博士提醒,秋季養生保健工作做得不好,很可能是個“多事之秋”。市民要注意預防秋季腹瀉。     廣州已加強對諾如病毒的監測     秋季腹瀉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腸道疾病,分為細菌性腹瀉和也有病毒性腹瀉。其中,以人類輪狀病毒感染最常見,但是諾如病毒的傳染性更強,特別喜歡湊在人堆裡引起暴發。     諾如病毒以糞——口途徑傳播為主,如食物、水源被污染可造成暴發流行,也可通過接觸或空氣傳播,常在學校、托幼機構、養老院、醫院及社區等處暴發流行。其強大的傳染性,不分大人、小孩都很容易被“襲擊”。家裡只要有一個人被感染,其他人稍不注意就會“中招”。感染後主要症狀是腹瀉、嘔吐、發熱等,患者通常2—3天即可痊愈,但抵抗力弱的老人小孩在感染病毒後容易出現嚴重脫水、腎衰竭等問題。     目前,廣州已加強對諾如病毒感染的監測,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就是其中一個監測哨點。   又到腹瀉高發季 請把好“入口”關     腹瀉好侵襲2歲以下的寶寶     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特別容易發生秋季腹瀉,家長一定要注意預防。由於嬰幼兒免疫力和消化系統均發育尚未完全成熟,秋冬季節氣候變冷,環境較適合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的生存,病毒繁殖活躍,所以這些病毒都很容易經由糞—口途徑,或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傳播而感染小兒導致腹瀉。     腹瀉病是雖然是兒童常見病之一,但也存在重症甚至引起死亡的病例。當寶寶出現腹瀉,家長還需要關注寶寶脫水的情況,如精神狀況,體重下降幅度,眼窩是否下陷,有無眼淚,口舌是否濕潤,有無小便,有無口渴等,如果寶寶在三天內不見好轉或出現下列任何一種症狀即可來醫院就診:腹瀉次數和量增加,頻繁嘔吐,明顯口渴,不能正常飲食,發熱,大便帶血等。     成年人暴飲暴食小心被秋瀉放倒     當然,秋季腹瀉不是專找小孩的麻煩,秋季成人腹瀉的發病者人數也不比兒童的少,只是成年人抵抗力相對較強,腹瀉症狀較輕。     研究發現,腹瀉的發病與氣候變化和胃腸道免疫力下降密切相關。在入秋後,天氣漸漸轉涼,晝夜溫差懸殊,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後,就會令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血液中的化學成分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大大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     另外,也由於天氣轉涼,人們的食欲旺盛,食量增加,加重了胃和腸道的負擔,再加上工作壓力大、身體勞累、飲食不規律等原因,從而誘發機體免疫力下降,這些都是導致腹瀉發生的常見原因。     從腸道和呼吸道預防秋季腹瀉     在秋季到來之時,我們該如何養護腸胃,防治秋季腹瀉呢?     秋季腹瀉是一種腸道疾病,主要是經消化道傳播的,也可通過密切接觸和呼吸道感染致病,所以,做好腸道和呼吸道隔離工作是預防秋瀉的重點。     預防秋季腹瀉的小妙招:     1、講究個人衛生,防治細菌進腸胃。一要注意不吃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喝開水。二要勤洗手,尤其是吃飯前和做飯前,還有上廁所後,都要記得用肥皂及清水徹底洗淨雙手。此外,外出旅游也要注意飲食衛生和安全。     2、講究食物衛生,有效阻隔病毒。在飲用水方面,一定要煮沸後才喝,煮沸了水才可殺滅致病微生物,預防腹瀉的發生。食物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並且盡量少食用易帶致病菌的食物,如螺絲、貝殼、螃蟹等水海產品,食用時要煮透蒸熟。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淹後,直接食用的方法都是不可取,涼拌菜不妨加點醋和蒜來滅菌。     3、餐具、炊具用前要消毒。餐具(即菜板,刀叉,搾汁機,各種容器等)使用前後都要清洗、消毒干淨,清洗後要記得晾干。這樣做,可以防止細菌通過食物的烹調進入腸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護到腸胃的健康的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高血壓急症急救法

  高血壓患者血壓

家長要幫孩子建立自信心

    1。精神因素是關鍵    在教育、心理學界風行這樣一個名詞:“情緒智商(EQ)”,它甚至超過以往人們對“智商”的關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