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孩子腹瀉,非處方中成藥幫你忙

孩子腹瀉,非處方中成藥幫你忙

  小兒腹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樣為特征,是2歲以下嬰幼兒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四季皆有發生,以夏秋兩季發病較多。本病屬中醫的“洩瀉”范疇,因小兒髒腑嬌嫩,形氣未充,脾胃虛弱,無論內傷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腎虛寒等,均易引起腹瀉。本病最易耗傷氣液,重症者可引起傷陰、傷陽或陰陽俱傷之危重證候;遷延日久不愈,常導致小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疳積等慢性疾患。治療原則以調理脾胃為主,佐以利濕。

  非處方中成藥選用應按以下幾型辨治:

  1、若見腹脹腹痛、瀉前哭鬧、瀉後痛減、瀉下酸臭、狀如敗卵、矢氣、口臭納呆、嘔吐、夜臥不安、舌苔厚膩或微黃、脈滑者,此為食滯內傷,治宜消食化積,和中止瀉。可選用加味保和丸(由白術、茯苓、陳皮、厚樸、枳實、枳殼、香附、山楂、神曲、麥芽、法半夏組成),每次2~3克,每日2~3次;也可選用小兒消食片(雞內金、山楂、神曲、麥芽、槟榔、陳皮),每次2片(0。3克/片),每日3次。

  2、若見洩瀉清稀、多夾泡沫、臭氣不甚、腸鳴腹痛、或伴發熱、鼻塞、流清涕、輕咳、口不渴、舌苔白潤、脈浮者,此為寒濕洩瀉,治宜疏風散寒,化濕祛邪。可選用藿香正氣水(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蘇葉、茯苓、半夏、白術、陳皮、厚樸、桔梗、甘草),每次3~5毫升,每日2次。劑型還有丸、顆粒、片、膠囊等可供選用。

孩子腹瀉,非處方中成藥幫你忙

  3、若見大便如水樣、內夾不消化食物、色綠或黃、或有少許黏液、腹部時感疼痛、肛門灼熱發紅、或伴惡心嘔吐、口渴、尿少黃、舌紅苔黃膩、指紋紫者,此為濕熱洩瀉,治宜清熱利濕。可選用葛根芩連片(葛根、黃芩、黃連、甘草),每次1~2片,每日2~3次。其它劑型有微丸、口服液、膠囊、沖劑等可供選用;亦可選用香連片(黃連、木香)或黃連素片等治療。

  4、若患兒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常於食後作瀉、色淡不臭、水谷不化、帶有白色奶塊或食物殘渣、面色蒼白或萎黃、睡時露睛、神倦、舌淡苔薄白、脈沉無力者,此為脾虛洩瀉,治宜健脾止瀉。可選用參苓白術散(人參、山藥、茯苓、白術、扁豆、蓮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每次2~3克,每日2~3次。其它劑型有片、沖劑、口服液等可供選用;亦可選用人參健脾丸治之。

  5、若見久瀉不止、食入即瀉、類質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面色蒼白、精神萎靡、寐後露睛、舌淡苔薄白、脈微細者,為脾腎陽虛洩瀉,治宜溫中散寒,健脾止瀉。可選用附子理中丸(附子、黨參、白術、干姜、甘草),每次3克,每日3次。其它劑型有片、合劑可供選用。

  患兒平素應注意飲食衛生,忌食不潔之物,飲食要定時、定量。加強戶外活動,適時增減衣物,避免感受外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辨別大便,對症下藥

一旦發現孩子的大便次數和性質發生了改變,家長切不可驚慌,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您可以通過對寶寶大便的觀察初步了解病情,在就診時也能讓醫生有所參考。一般來說,有以下幾點:  大便性狀原因解決方法  糊狀,夾雜有腐食味

識別孩子的感冒有哪些

感冒一般指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炎、咽炎、喉炎、中耳炎、鼻窦炎等喉以上部位的感染。對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每年都會有4~6次這樣的感染。只要孩子的體溫不超過38。5℃,就不需要作什麼特殊的處理,注意休息,多喂水,咳嗽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