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補液有什麼好處?
腹瀉的小兒,由於水分大量從大便中排出,如僅給白開水或糖開水,機體得不到成分合適的液體,往往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症狀,如皮膚、口唇干燥,眼珠凹陷,無淚,尿少或無尿。醫院治療中常采用靜脈補液,這對小兒來說有一定痛苦。家長如能在病兒出現輕度脫水時,正確地予以口服補液,則可避免靜脈補液的痛苦。
市售的口服補液粉有方便、安全、經濟、效佳的優點。每包補液粉內含葡萄糖10克、氯化鈉(食鹽)0。75克、小蘇打1。25克、氯化鉀0。75克,可加水500毫升。如病兒輕度脫水(口唇稍干、眼珠略凹),則應加水750毫升後服用。
輕度脫水的補液量按每公斤體重50~60毫升計算。6個月小兒約給300毫升左右,1歲小兒給500毫升左右,在4~6小時內服完。太快、過慢均不妥,即不得少於4小時和多於6小時,然後再觀察腹瀉量的多少而增加補液量。1歲以下嬰兒在服完後若口渴仍明顯,為防止鈉鹽過多,只可補充白開水。有嘔吐時要少量多次服用,每5分鐘喂1匙。脫水症狀糾正,大便次數在4次以下則可停服。服用補液粉期間,不必禁食,若醫生囑咐禁食的病兒,腹瀉好轉後先吃米湯,由少量開始,逐步加量。
有錢難買“六月瀉”嗎?
有些家長對夏令季節嬰幼兒的洩瀉不加重視,相反認為是好現象。因所瀉之物熱氣騰騰,心想可以將體內的“熱”瀉個干淨,美其名曰為“有錢難買六月瀉”。其實這種形象化的想法是錯誤的。
洩瀉根據具體的情況可分寒型、熱型、傷食型、脾虛型等。夏令季節,暑氣襲人,損傷脾胃,使消化吸收功能發生障礙,易導致洩瀉。瀉物熱氣騰騰是熱瀉的一種表現,還可見到內含不消化食物,色或黃或綠,或有少許粘液,肛門常是灼熱發紅。日久不治,脾胃更傷,可見患兒面色蒼白,睡時眼睛不能全閉攏,精神疲倦,厭食,往往食後即瀉,吃啥瀉啥。久之,陰陽俱傷,導致小兒生長發育遲緩,形成營養不良等慢性疾病。
由此看來,即使洩瀉發生在夏令季節,也是邪、正相搏斗的一種表現,必須及時治療,用清除暑熱的藥物,同時扶助脾胃的正氣,使患兒恢復健康。
![]() |
培養孩子健康心理10不要
如何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呢?父母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用正常的心理原則來訓練孩子。 1、不要過分關心孩子,過分關心孩子,容易使孩子過度以自我為中心,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 |
![]() |
小兒氣喘別錯過黃金治療期
氣喘是兒童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是呼吸道的慢性發炎反應,因為氣管收縮而產生的氣流阻滯造成呼吸困難;甚至呼吸道過度反應,只要天氣改變就產生咳嗽等症狀。 兒童氣喘增加嚴重易致死 保守估計,在台灣大約每10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