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腹瀉 >> 關於腹瀉 >> 寶寶腹瀉怎麼辦?

寶寶腹瀉怎麼辦?

  什麼是腹瀉?

  很多家長會問,寶寶是不是拉肚子了?特別是對於本身就沒有攢肚的小寶貝來說,是否腹瀉爸爸媽媽確實難以分辨。其實腹瀉的醫學概念很明確,腹瀉是多因素導致的大便次數增多或性狀改變,這些因素包括:

  1.飲食因素:喂養不當,過早添加輔食,食用了高糖食物等;

  2.感染因素:腸道自身感染了病毒、細菌等,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及肺炎等腸道外感染導致的症狀性腹瀉;

  3.乳糖不耐受:可繼發於病毒性腸炎或持續較長時間的腹瀉;

  4.過敏因素:部份特殊體質的寶寶食用了牛奶、堅果、大豆、魚蝦類等易過敏食物可導致腹瀉。

  5.其他:如天氣過熱、腹部受涼、生理性腹瀉等。

  腹瀉的表現

  除便便改變之外,寶寶可有嘔吐、腹痛(難以安撫的哭吵)、發熱、食欲精神下降等。腹瀉並發的脫水是特別需要重視的並發症之一,寶寶脫水表現為精神下降,煩躁,尿量減少,哭時淚少,前囟凹陷等,重者可出現腦水腫、驚厥、呼吸困難,低血容量性休克危及生命。一些特殊病原如輪狀病毒易並發心肌炎,出現精神食欲進行性下降,面色蒼白、心音減弱等表現。

寶寶腹瀉怎麼辦?

  寶寶腹瀉家長該如何應對?

  若寶寶僅出現大便改變,精神食欲如常或僅出現輕度脫水,可在家口服益生菌調節腸道功能,配合口服補液和飲食治療。若出現發熱、嘔吐、精神變差,或腹瀉次數多、持續時間長,脫水表現明顯,需前往醫院就診。

  腹瀉的治療和護理原則

  主要為對症治療,包括腸粘膜保護,益生菌調節腸道功能、補充鋅元素和口服補液等。鋅可減少腸粘膜細胞的損傷,抑制細菌繁殖,穩定腸粘膜酶功能,可縮短病程;口服補液鹽包含糖及Na+、K+電解質,即使沒有脫水時也需在每次稀便後預防使用,飲用量需在說明書或醫生指導下根據脫水程度而定,目前較常用的是III類口服補液鹽。如存在細菌性腸炎需足療程使用抗菌藥物。

  飲食上注意數量及內容上的控制,建議少吃多餐,避免高脂肪(肥肉、內髒等),高糖(水果、蛋糕、糖果等),高蛋白(魚肉、雞蛋等)的攝入,此時水分及電解質的補充更為重要。

  此外,病毒性腹瀉或持續時間較長的腹瀉,常會並發乳糖不耐受,這種時候以奶粉喂養為主的寶寶應在醫生的建議下換用無乳糖奶粉,1-2周後逐漸更換為原有奶粉,可縮短腹瀉病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感冒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當自己孩子患了小兒感冒時,家長們都是非常心疼的。但這個時候也不能縱容孩子胡亂吃些東西,而且在飲食上更應該規范下來。下面就一起看看,當患了小兒感冒時,孩子應該吃些什麼吧。  該吃什麼?  (1)可補充一些易於消化

兒童溺水後如何急救?

   溺水是指在游泳、失足落水、車船事故或跳水自殺、發生水災時,因大量水和泥沙堵塞呼吸道而發生窒息的傷害。在全球范圍內,溺水是兒童傷害的第二位死因,而在東南亞國家,溺水是兒童傷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國內外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